大千一榻无离相,小别三春感物华
出处:《和乙盦》
清 · 李传元
奇观能生净眼花,分明定里到君家。
大千一榻无离相,小别三春感物华。
密印伽陀驱疠魅,高楼海日隐朝霞。
希音可会稽生旨,商乱宫移一叹嗟。
大千一榻无离相,小别三春感物华。
密印伽陀驱疠魅,高楼海日隐朝霞。
希音可会稽生旨,商乱宫移一叹嗟。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李传元的《和乙盦(其三)》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画面。首句“奇观能生净眼花”暗示了眼前的景象令人惊叹,足以净化心灵。接着,“分明定里到君家”表达了对友人居所的赞美,仿佛有一种超然的静谧与禅意。
“大千一榻无离相”运用佛教典故,形容主人的居室宽敞而心境开阔,没有世俗的纷扰,充满了大千世界的和谐统一。"小别三春感物华"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短暂分离后,对春天景色的感慨,流露出淡淡的离愁与对自然的热爱。
“密印伽陀驱疠魅”借用佛教术语,寓意友人的智慧能够驱散生活中的困扰和不祥之气。而“高楼海日隐朝霞”则描绘出一幅壮观的日出景象,寓示着希望与光明。
最后两句“希音可会稽生旨,商乱宫移一叹嗟”,诗人以“希音”象征深远的哲理,感叹世间万物的变迁,以及音乐旋律中的悲欢离合,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深深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奇观、禅境和自然之美,以及对生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人生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