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盘头翠碧函,参差檐栋倚岩崭
出处:《同黄东发提举游杖锡山》
宋 · 陈著
十八盘头翠碧函,参差檐栋倚岩崭。
桑根已换如来座,峰顶犹存太白岩。
地有粟泥堪当饭,山无松木独宜杉。
半天图画风尘外,我有新题居士衔。
桑根已换如来座,峰顶犹存太白岩。
地有粟泥堪当饭,山无松木独宜杉。
半天图画风尘外,我有新题居士衔。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十八盘:山路名。翠碧函:青翠如函的景色。
参差:高低不齐。
檐栋:屋檐和栋梁。
倚岩崭:紧靠悬崖。
桑根:指代佛塔或古建筑。
如来座:佛教中的佛塔。
太白岩:可能指李白曾经游历过的名胜。
粟泥:粟米泥土。
堪当饭:足以充饥。
松木:常绿乔木。
独宜杉:特别适合杉树生长。
半天图画:半山的美景如画。
风尘外:远离尘世。
居士衔:居士的身份,指有学问而未出家的人。
翻译
十八盘山头绿意盎然,屋檐错落依傍陡峭崖壁。原本的桑树根已经变成佛塔般的存在,山顶仍有李白岩留存。
这里土地贫瘠却能种出充饥的粟米,山上没有松树却适宜杉木生长。
半山腰的风景如画,远离尘世喧嚣,我以居士的身份写下新的诗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十八盘山头的壮丽景色,翠绿的山峦如同一封碧绿的函,参差错落的屋檐和栋梁紧贴着陡峭的崖壁。诗人以桑根比喻如来座,暗示山之古老与神圣,而太白岩依然耸立峰顶,显现出历史的痕迹。山间的土壤虽贫瘠,却适宜种植杉树,增添了生机。诗人身处半山腰,眼前的风景如画,超脱尘世的喧嚣,自称为居士,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淡泊名利的心境。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自我身份的表白,展现了宋代文人对山水的崇尚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