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白头橑远梦,红树促归程全文

白头橑远梦,红树促归程

征马隔林鸣,双旌忽背行。
白头橑远梦,红树促归程
银管书生去,铁衣老将迎。
羌胡知姓字,檄草在边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襄阳道上的一次偶遇,诗人袁宏道在途中遇见了友人龙君御,后者正前往西宁省亲。诗中充满了旅途的动态与情感的细腻描绘。

首联“征马隔林鸣,双旌忽背行”,开篇即以生动的场景展现,征马在林间嘶鸣,双旌突然转向,预示着友人的离别与行进。这两句通过声音和动作,营造出一种行色匆匆、离别在即的氛围。

颔联“白头橑远梦,红树促归程”,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层次。白发老人在远方沉醉于梦境,而红叶满树则催促着归家的行程。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白头老人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对家的思念,红叶则象征着秋天的成熟与归宿感,两相对照,表达了对家的深深眷恋和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颈联“银管书生去,铁衣老将迎”,转而描绘了不同身份人物的动态。书生带着银管(可能指信件或文具),轻装简行;老将身着铁衣,威严地迎接。这一对比不仅展现了社会阶层的差异,也暗示了和平与战争的不同面貌,以及对知识与力量的尊重。

尾联“羌胡知姓字,檄草在边城”,点明了边防的主题。羌胡(泛指北方少数民族)知道友人的姓名,意味着边境的安宁与友人身份的显赫。檄草(檄文的草稿)在边城,预示着友人此行可能与军事事务有关,或是为了维护边疆的安全与稳定。这一联既体现了边防的重要性和友人的责任,也蕴含了对国家和平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对比,展现了旅途中的情感波动、社会阶层的差异以及边防的紧张局势,同时也表达了对家的思念、对知识与力量的尊崇,以及对国家和平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