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不分锡,何以慰吾贫
出处:《寄舅氏》
宋 · 廖行之
北山结斋处,爽垲非嚣尘。
开轩寻丈间,四座情訚訚。
君无挟长态,我亦忘等伦。
终朝究道艺,得趣何其真。
一从分携去,声迹如参辰。
相望远十舍,诲席无由亲。
秋高鳌峰秀,得助尤清新。
明珠不分锡,何以慰吾贫。
开轩寻丈间,四座情訚訚。
君无挟长态,我亦忘等伦。
终朝究道艺,得趣何其真。
一从分携去,声迹如参辰。
相望远十舍,诲席无由亲。
秋高鳌峰秀,得助尤清新。
明珠不分锡,何以慰吾贫。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廖行之的《寄舅氏》,表达了诗人对远方舅氏的思念以及他们之间深厚的情感交流。首句“北山结斋处,爽垲非嚣尘”描绘了诗人静心修行的环境,远离世俗喧嚣,清静宜人。接下来的“开轩寻丈间,四座情訚訚”写出了与舅氏相聚时的和谐氛围,大家畅所欲言,关系融洽。
诗人感慨“君无挟长态,我亦忘等伦”,表示彼此之间没有尊卑之别,只有真诚的交谈和共同的兴趣。他们整日探讨学问艺术,“终朝究道艺,得趣何其真”,显示出对知识的热爱和追求真理的乐趣。
然而,“一从分携去,声迹如参辰”表达了两人分离后,虽然相隔遥远,如同天地两端,无法常常见面。“相望远十舍,诲席无由亲”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距离带来的遗憾,无法再像以前那样亲密地聆听教诲。
秋天的景色为诗增添了清新之感,“秋高鳌峰秀”,而“明珠不分锡,何以慰吾贫”则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希望舅氏能给予精神上的支持,以弥补物质上的贫困,表达了对亲情的深深渴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真挚,通过描绘与舅氏的交往和分离后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对亲情的珍视和对知识追求的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