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曾柱础润,惟恐土山焦
出处:《己亥年郡中夏旱遍祷群望喜有甘泽之应》
宋 · 杨亿
旱魃偏为虐,阳乌益以骄。
何曾柱础润,惟恐土山焦。
请祷弥增洁,阴灵亦孔昭。
云兴不待族,风细欲鸣条。
隐辚雷车转,霏微雨足飘。
层阴低匝野,鸿霈近连宵。
庭树含佳色,村田长善苗。
藓痕缘屋壁,泉脉吐山椒。
辙鲋那忧涸,园蔬岂待浇。
官渠逗水急,客路裛尘销。
掾吏阶前贺,耕夫垄上谣。
秋成知有幸,岁欲近玄枵。
何曾柱础润,惟恐土山焦。
请祷弥增洁,阴灵亦孔昭。
云兴不待族,风细欲鸣条。
隐辚雷车转,霏微雨足飘。
层阴低匝野,鸿霈近连宵。
庭树含佳色,村田长善苗。
藓痕缘屋壁,泉脉吐山椒。
辙鲋那忧涸,园蔬岂待浇。
官渠逗水急,客路裛尘销。
掾吏阶前贺,耕夫垄上谣。
秋成知有幸,岁欲近玄枵。
注释
旱魃:古代传说中的旱灾之神。益:更加。
柱础:柱子下的础石。
恐:担心。
弥:更,更加。
昭:明显。
云兴:云气升腾。
鸣条:风吹动树枝的声音。
霏微:细小而密布。
飘:飘落。
鸿霈:大雨。
宵:夜晚。
佳色:美丽的颜色。
善苗:优良的庄稼。
藓痕:青苔痕迹。
山椒:山岩缝隙。
辙鲋:沟渠中的小鱼。
涸:干涸。
官渠:官方渠道的水。
裛尘:洗去尘土。
掾吏:下属官员。
垄上:田垄上。
秋成:秋季丰收。
玄枵:古人对冬季的别称。
翻译
旱魃肆虐,太阳更加炽热。从未见过柱础湿润,只担心土地干裂焦枯。
祈祷的洁净只会增加,阴间的神灵显明无比。
云朵不等聚集就升起,微风吹过树枝发出声响。
隐隐约约雷车驶过,细雨飘洒充足。
浓重的阴云笼罩田野,大雨即将连绵整夜。
庭院树木显现出美好的色彩,乡村农田生长茂盛。
青苔沿着屋壁蔓延,山泉在岩石中流淌。
沟渠中的鱼儿不必担忧干涸,菜园作物无需灌溉。
官道上的水流湍急,旅人的道路被尘土洗净。
官员在台阶前祝贺,农夫在田垄上歌唱。
丰收预示着幸运,年终接近空虚的冬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求雨后的丰收图景。开篇“旱魃偏为虐,阳乌益以骄”写出了干旱之年,太阳炙热无情的严酷场面;而后“请祷弥增洁,阴灵亦孔昭”则转折出求雨之后,云层渐浓,天气转凉的情景。诗人表达了对雨水的渴望,以及雨后的喜悦。
在随后的描写中,“隐辚雷车转,霏微雨足飘”、“层阴低匝野,鸿霈近连宵”等句子生动地展现了夏雨来临时的景象。雨水滋润万物,给予大地以生命力,使得“庭树含佳色,村田长善苗”,自然界焕然一新。
而后,“藓痕缘屋壁,泉脉吐山椒”则描绘了雨后的细微之处——墙壁上的青苔和山间涌出的泉水。诗中还提到“辙鲋那忧涸,园蔬岂待浇”,反映出农人对雨水的依赖,以及对耕作生活的期待。
最后,“秋成知有幸,岁欲近玄枵”则是对丰收的预期和对来年更好收成的祝愿。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农人对于雨水的渴望,以及自然界在雨后复苏的美丽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