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光似水,从教月冷风凄,总被帘纤误
出处:《石州慢三首》
清 · 史承谦
桃萼初妍,困蝶迷莺,怅然无侣。
闲窗酒盏慵拈,挂壁焦桐倦抚。
流光似水,从教月冷风凄,总被帘纤误。
一听一心酸,奈此时愁绪。
虚度清明寒食,绝少游踪,到溪南路。
底事频吹,洒遍雕栏琼户。
天涯望极,那堪彻晓连明,茫茫不省春何处。
三月又重三,问谁题新句。
闲窗酒盏慵拈,挂壁焦桐倦抚。
流光似水,从教月冷风凄,总被帘纤误。
一听一心酸,奈此时愁绪。
虚度清明寒食,绝少游踪,到溪南路。
底事频吹,洒遍雕栏琼户。
天涯望极,那堪彻晓连明,茫茫不省春何处。
三月又重三,问谁题新句。
鉴赏
这首《石州慢》是清代诗人史承谦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里的一番愁绪与孤独感。
开篇“桃萼初妍,困蝶迷莺”,以桃花盛开、蝴蝶迷恋黄莺的景象,营造出春日生机勃勃的氛围,然而“怅然无侣”一句,瞬间将画面拉回孤独与寂寞之中。接下来,“闲窗酒盏慵拈,挂壁焦桐倦抚”,诗人以自身的行为动作,进一步渲染出一种慵懒、无聊的情绪,仿佛在寻找一丝慰藉却难以触及。随后,“流光似水,从教月冷风凄,总被帘纤误”,时光如流水般逝去,即使月色凄冷、风吹帘动,也无法改变内心的孤寂与哀愁。
“一听一心酸,奈此时愁绪”,听到什么让诗人感到心酸,这愁绪似乎无法排解,只能任由它在心中蔓延。接着,“虚度清明寒食,绝少游踪,到溪南路”,清明与寒食节本是家人团聚、踏青游玩的日子,而诗人却独自一人,没有游踪,只能走向溪边小路,更添几分落寞。最后,“底事频吹,洒遍雕栏琼户”,为何如此频繁地吹拂,使得花瓣飘散至雕花栏杆与琼楼玉宇之间,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哀伤与无奈。“天涯望极,那堪彻晓连明,茫茫不省春何处”,诗人遥望天涯,却不知春天究竟去了何方,只能在昼夜交替中苦苦寻觅,表达出对春天逝去的不舍与迷茫。“三月又重三,问谁题新句”,三月再次轮回,却无人能为这愁绪题写新的诗句,言外之意是希望有人能理解并共情这份愁绪。
整首词以春景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面对春日美景时内心的孤独、哀愁与迷茫,以及对春天逝去的惋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