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劫火惟馀残碣在,中泠已改古泉清全文

劫火惟馀残碣在,中泠已改古泉清

出处:《登金山二首 其一
清末民国初 · 夏孙桐
铁瓮城边秋水平,江天阁外暮云横。
上方钟鼓自昏晓,廿载沧桑数变更。
劫火惟馀残碣在,中泠已改古泉清
梵王宫殿坡仙带,空逐兴亡斗一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金山楼阁的壮丽景象与自然界的宏伟气魄,同时融入了对历史英雄的缅怀和对孤独客子心境的细腻刻画。

首联“水天楼阁敞轩窗,疑有鼋鼍捧石幢”以开阔的视角开篇,将金山楼阁置于水天一色的背景之中,仿佛楼阁的窗户直接与天地相连,鼋鼍(一种神话中的水兽)似乎在捧起石幢,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壮观的氛围。

颔联“二象微茫吞大海,群龙盘屈走长江”进一步扩展视野,将金山楼阁的景象与辽阔的大海、奔腾的长江相联系,通过“吞”和“走”的动态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磅礴力量与壮丽景观。

颈联“英雄巳尽山仍在,客子孤吟鸟自双”转而抒发对历史英雄的感慨与对当前情境的思考。山川依旧,但英雄已逝,表达了对过往辉煌的怀念与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同时,“客子孤吟鸟自双”则通过对比,突出了客居异乡的孤独感,以及自然界中鸟儿成双成对的和谐景象,形成鲜明的反差,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尾联“几度妙高台上望,黄流漠漠日沉舂”收束全诗,诗人多次登临妙高台,远眺黄河流向日落之处,这一景象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黄河流淌不息,日升日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与宇宙永恒之间关系的深刻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金山楼阁与自然景观,结合历史与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对历史英雄的缅怀、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思,语言凝练,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