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顺考兴平年,寔纪汉之献全文

顺考兴平年,寔纪汉之献

出处:《殿柱记
宋 · 李石
苍龙甲戌岁,修筑周公殿。
文翁至高君,学校已再变。
顺考兴平年,寔纪汉之献
或云钟会书,入木字隐见。
自献而至会,朔历斗杓转。
会初入蜀时,意不止弱禅。
有如猿猱系,百巧欲伺便。
杀女不作难,机锋剧刀箭。
会书固出繇,家法素所善。
至学艾笔迹,暮夜走邮传。
老昭岂易欺,真伪猝难辨。
欺昭尔尚可,蜀士多秀彦。
当其下笔时,宁不愧颜面。
虽蒙黼藻文,不掩粪土贱。
周公傥有灵,白日下雷电。

拼音版原文

cānglóngjiǎqusuìxiūzhùzhōugōng殿diàn

wénwēngzhìgāojūnxuéxiàozàibiàn

shùnkǎoxīngpíngniánshíhànzhīxiàn

huòyúnzhōnghuìshūyǐnjiàn

xiànérzhìhuìshuòdòusháozhuǎn

huìchūshǔshízhǐruòchán

yǒuyuánnáobǎiqiǎo便biàn

shāzuònánfēngdāojiàn

huìshūchūyáojiāsuǒshàn

zhìxuéàizǒuyóuchuán

lǎozhāozhēnwěinánbiàn

zhāoěrshàngshǔshìduōxiùyàn

dāngxiàshíníngkuìyánmiàn

suīméngzǎowényǎnfènjiàn

注释

苍龙:古代神话中的神兽,象征帝王。
甲戌岁: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
文翁:西汉官员,以兴办教育闻名。
高君:未知具体人物,可能指代某位高官。
寔纪:真实记录。
汉之献:汉代的贡献。
钟会书:钟会的书法。
入木字隐见:书法深沉,字迹隐约可见。
朔历:月历。
斗杓:北斗七星中的斗柄。
弱禅:禅让,古代帝王让位给贤者。
猿猱:猿猴。
伺便:寻找机会。
机锋:敏锐的洞察力。
剧刀箭:比喻手段狠辣。
繇:通由,来自。
家法:家族世代相传的技艺或规矩。
艾笔迹:用艾草染色的笔迹。
邮传:古代传递文书的方式。
昭:昭示,揭示。
真伪:真假。
秀彦:才子,优秀的人才。
愧颜面:感到羞愧,脸面无光。
黼藻文:华美的文辞。
粪土贱:比喻低贱不堪。
傥:倘若。
白日下雷电:比喻强烈的惩罚或警示。

翻译

在甲戌年间,苍龙腾跃,周公殿开始修建。
文翁与高君相继,教育改革已两度变迁。
顺承考绩,在兴平年间,实录了汉代的贡献。
有人说钟会的书法,深入木头,字迹隐约可见。
从献帝到钟会,岁月流转,斗转星移。
钟会初入蜀地,并非只想禅让那么简单。
他像被束缚的猿猴,心思巧妙,等待时机。
即使杀害女儿,他也毫不迟疑,手段狠辣如刀箭。
钟会的书法确实出自他的才情,家学渊源深厚。
他深夜急传艾草笔迹,意图瞒天过海。
老昭并非易于欺骗,真假难以立即分辨。
即使能骗过老昭,蜀地人才济济,难以糊弄。
当他落笔之际,怎能不感到羞愧?
虽然他文章华丽,但掩盖不了卑劣的本质。
如果周公有灵,定会降下雷霆,揭露真相。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李石在参与修筑周公殿时的心境和见闻。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表达了自己对于学问与文化传承的重视,以及面对当世学风变迁时所持的批判态度。

"苍龙甲戌岁,修筑周公殿" 开篇即以具体的时间背景和空间场景,将读者带入诗人心中对于历史与文化传统的尊崇之情。

接下来的几句,"文翁至高君,学校已再变。顺考兴平年,寔纪汉之献。或云钟会书,入木字隐见。自献而至会,朔历斗杓转。" 诗人回顾了教育和学术的演变,表达对古代圣贤文化的怀念,以及对于时下学风的失望。

在"会初入蜀时,意不止弱禅。有如猿猱系,百巧欲伺便。杀女不作难,机锋剧刀箭。" 这几句中,诗人写出了自己对于当时学术界的批判态度,用尖锐的笔触描绘了学者之间尔虞争斗的情状。

随后,"会书固出繇,家法素所善。至学艾笔迹,暮夜走邮传。老昭岂易欺,真伪猝难辨。" 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学问的执着和对真伪之辨的坚持。

最后几句,"欺昭尔尚可,蜀士多秀彦。当其下笔时,宁不愧颜面。虽蒙黼藻文,不掩粪土贱。周公傥有灵,白日下雷电。" 诗人以自信的姿态,表达了对于学术传承的尊重和对个人品格的坚守。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思考与情感流露,展现了一种深沉而严肃的文化批判精神,同时也透露出诗人个人的学问追求与道德自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