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渐上床,团团树中没
出处:《戊戌秋夜郡邸不寐》
明 · 归子慕
中宵寒自抚,窅然思不汩。
风开不扃户,床前泻明月。
明月渐上床,团团树中没。
惟见苍莽间,古刹静突兀。
昨日同游人,各各归偃息。
宵旦送往事,古今坐超忽。
风吹殿角铃,不寐到明发。
风开不扃户,床前泻明月。
明月渐上床,团团树中没。
惟见苍莽间,古刹静突兀。
昨日同游人,各各归偃息。
宵旦送往事,古今坐超忽。
风吹殿角铃,不寐到明发。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归子慕的《戊戌秋夜郡邸不寐》描绘了诗人深夜独处时的内心感受和外在景象。首句“中宵寒自抚”表达了诗人深夜醒来,感受到寒冷与孤独,自我安慰的情境。接下来,“窅然思不汩”则写出思绪深远,难以平静。
“风开不扃户,床前泻明月”通过写风轻轻推开半掩的门扉,明亮的月光洒在床上,营造出宁静而清冷的氛围。月光逐渐升高,隐没于树影之中,诗人只能看到远处苍茫的景色和静立的古刹,更添寂寥之感。
“昨日同游人,各各归偃息”回忆起昨日一同游玩的朋友,此刻都已入睡,对比自己彻夜难眠,流露出淡淡的孤寂和对往昔欢乐时光的怀念。诗人感慨“宵旦送往事,古今坐超忽”,夜晚过去,白天来临,时间流逝,古今人事如梦般恍惚。
最后两句“风吹殿角铃,不寐到明发”以风吹动寺庙檐角的铃声作结,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彻夜未眠,直到天明的情景,展现出诗人内心的不宁和对世事无常的深深思索。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秋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内心世界,以及对生命、时间和人事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