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当敛光芒,不必须缘饰
出处:《赠浃上人一上人》
宋 · 吕本中
君行南山南,我在北山北。
不闻浴鹄白,但见染丝黑。
老境欲垂垂,快意须得得。
孰知百雉坚,而有一日克。
浃如涧底松,纵老终不踣。
一如云间鹤,不复可羁勒。
我如千里风,遇此两鸿鹄。
明珠脱氛翳,晓日破昏塞。
宿障不尽除,胸次犹笔墨。
君看说诗口,乃是拔山力。
冷霜卧偃蹇,岁月饱封殖。
谁能窥藩篱,未易得阃阈。
政当敛光芒,不必须缘饰。
相从无何乡,败衲依破裓。
更令好事人,妙语添一则。
不闻浴鹄白,但见染丝黑。
老境欲垂垂,快意须得得。
孰知百雉坚,而有一日克。
浃如涧底松,纵老终不踣。
一如云间鹤,不复可羁勒。
我如千里风,遇此两鸿鹄。
明珠脱氛翳,晓日破昏塞。
宿障不尽除,胸次犹笔墨。
君看说诗口,乃是拔山力。
冷霜卧偃蹇,岁月饱封殖。
谁能窥藩篱,未易得阃阈。
政当敛光芒,不必须缘饰。
相从无何乡,败衲依破裓。
更令好事人,妙语添一则。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吕本中所作的《赠浃上人》。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君行南山南,我在北山北”以地理方位的相对,隐喻人生的离合与聚散。接着,“不闻浴鹄白,但见染丝黑”,通过对比洁白的鹄鸟与染黑的丝线,表达了对世间善恶、美丑的感慨。随后,“老境欲垂垂,快意须得得”,揭示了人生的衰老与追求快乐的矛盾。
“孰知百雉坚,而有一日克”,以坚固的城墙比喻人生的困难与挑战,强调了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勇气。“浃如涧底松,纵老终不踣”,将坚韧的松树比作深谷中的松树,即使历经岁月沧桑,也依然挺立不倒,象征着不屈的精神。
“一如云间鹤,不复可羁勒”,以自由翱翔的鹤比喻心灵的解放,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我如千里风,遇此两鸿鹄”,诗人自比为自由的风,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飞翔于广阔的天空。
“明珠脱氛翳,晓日破昏塞”,以明珠摆脱尘埃、晨光穿透迷雾,象征着智慧与光明的觉醒。“宿障不尽除,胸次犹笔墨”,表达了诗人对内心障碍的反思与清除的决心。
“君看说诗口,乃是拔山力”,以说诗的口才比喻超凡的能力,强调了语言的力量。“冷霜卧偃蹇,岁月饱封殖”,以冷霜比喻时间的无情,岁月在不断积累中丰富了生命。
最后,“谁能窥藩篱,未易得阃阈”,表达了对世事复杂、难以完全理解的感慨。“政当敛光芒,不必须缘饰”,鼓励人们保持真我,不必过分装饰自己。“相从无何乡,败衲依破裓”,描绘了与朋友相聚的温馨场景。“更令好事人,妙语添一则”,期待更多美好的故事与智慧的分享。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生活哲理的描绘,以及对友情、智慧、自由的向往,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