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中疑是秦人种,策杖寻源逐落花
出处:《沙间桃林》
元末明初 · 王翰
十里芳桃蒸晚霞,一川红雨点溪沙。
莎汀浪煖渔舟出,茅屋风轻酒旆斜。
陌上筦弦多醉客,林间鸡犬有仙家。
此中疑是秦人种,策杖寻源逐落花。
莎汀浪煖渔舟出,茅屋风轻酒旆斜。
陌上筦弦多醉客,林间鸡犬有仙家。
此中疑是秦人种,策杖寻源逐落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生机的田园风光画卷。首联“十里芳桃蒸晚霞,一川红雨点溪沙”以夸张的手法,将桃林的繁茂与晚霞的绚烂交织在一起,仿佛整个桃林都被晚霞染成了红色,与溪边散落的红雨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热烈而又和谐的氛围。
接着,“莎汀浪煖渔舟出,茅屋风轻酒旆斜”两句,转而描绘了水边的渔舟和远处的茅屋,以及微风吹动酒旗的情景,展现了乡村生活的闲适与宁静。莎汀指的是沙滩上的莎草,温暖的浪花轻轻拍打着岸边,渔舟缓缓驶出,而远处的茅屋在微风中显得格外温馨,酒旗斜挂,似乎在欢迎着归来的渔民。
“陌上筦弦多醉客,林间鸡犬有仙家”则进一步渲染了乡村的热闹与祥和。田间小路上,乐声悠扬,似乎有许多人在欢聚畅饮;林间,鸡鸣犬吠,仿佛隐居于此的仙家也融入了这人间的欢乐之中。
最后,“此中疑是秦人种,策杖寻源逐落花”表达了诗人对这片世外桃源的向往之情。他仿佛在想象中回到了那个与世隔绝、生活安逸的秦人时代,想要通过寻找源头,去探寻这片美丽之地的秘密,与自然和谐共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乡村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宁静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和谐社会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