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人写竹略形似,只取叶底潇潇意。
譬如影里看丛梢,那得分明成个字。
公子远从辽东来,宝刀向人拔不开。
昨朝大战平虏堡,血冷辘轳连鞘埋。
平虏之战非常敌,御史几为胡马及。
有如大酋之首不落公子刀,带胄诸君便是去秋阮游击。
不死虏手死汉法,败者合死胜合优。
公子何事常忧愁,一言未了一叹息,双袖那禁双泪流。
却言阿翁经百战,箭镞刀锋密如霰。
幸余兄弟两三人,眼见家丁百无半。
往往弯弓上马鞍,但有生去无生还。
只今金玉光腰带,终是铜瓶坠井干。
兼之阿翁不敢说,曾经千里空胡穴。
武人谁是百足虫,世事全凭三寸笔。
山人听罢公子言,一虱攻腰手漫扪。
欲答一言无可答,只写寒梢卷赠君。
拼音版原文
山人写竹略形似,只取叶底潇潇意。
譬如影里看丛梢,那得分明成个字。
公子远从辽东来,宝刀向人拔不开。
昨朝大战平虏堡,血冷辘轳连鞘埋。
平虏之战非常敌,御史几为胡马及。
有如大酋之首不落公子刀,带胄诸君便是去秋阮游击。
不死虏手死汉法,败者合死胜合优。
公子何事常忧愁,一言未了一叹息,双袖那禁双泪流。
却言阿翁经百战,箭镞刀锋密如霰。
幸余兄弟两三人,眼见家丁百无半。
往往弯弓上马鞍,但有生去无生还。
只今金玉光腰带,终是铜瓶坠井幹。
兼之阿翁不敢说,曾经千里空胡穴。
武人谁是百足虫,世事全凭三寸笔。
山人听罢公子言,一虱攻腰手漫扪。
欲答一言无可答,只写寒梢卷赠君。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徐渭的《写竹赠李长公歌》以写竹为引,寓言深刻,表达了对战争残酷和英雄命运的感慨。首句“山人写竹略形似,只取叶底潇潇意”,描绘了山人画竹的技艺,着重于传达竹子的动态与精神,而非形体的逼真。接下来通过“公子”形象,讲述了辽东战役的惨烈,以及胜利者的无奈和哀伤,“血冷辘轳连鞘埋”形象地展示了战场的凄凉。
诗中提到的“平虏之战非常敌,御史几为胡马及”,暗示了战争的艰难和危险,而“大酋之首不落公子刀”则赞美了主人公的英勇。然而,胜利者的内心并非只有荣耀,还有深深的忧虑和哀愁,“一言未了一叹息,双袖那禁双泪流”,揭示了战争对人性的摧残。
诗人进一步通过“阿翁”和“家丁”的命运变化,展现了战争带来的家庭破碎和社会动荡,“金玉光腰带,终是铜瓶坠井干”揭示了财富的虚幻和生活的无常。最后,诗人以“武人谁是百足虫,世事全凭三寸笔”表达出对和平与智谋的向往,以及对文字力量的肯定。
整首诗以写竹为载体,借题发挥,寓言深沉,既有对战争的批判,也有对英雄的同情,体现了徐渭鲜明的个性和深厚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