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友频相问,村酤独未醒
出处:《次韵陈师仲主簿见寄》
宋 · 苏辙
朽株难刻画,枯叶任凋零。
旧友频相问,村酤独未醒。
山牙收细茗,江实得流萍。
颇似申屠子,都忘足被刑。
旧友频相问,村酤独未醒。
山牙收细茗,江实得流萍。
颇似申屠子,都忘足被刑。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朽株:腐烂的树干。刻画:描绘。
凋零:枯萎、凋谢。
旧友:老朋友。
频相问:经常询问。
村酤:乡村自酿的酒。
独未醒:独自未喝醉。
山牙:山石边。
细茗:细嫩的茶叶。
江实:江水中。
流萍:浮萍。
申屠子:申屠氏的人,这里可能指代某人。
足被刑:脚受刑。
翻译
朽木难以描绘,枯叶任其凋零。老朋友频繁询问,乡村自酿未尝清醒。
山石边采收细嫩茶叶,江水中捞取浮萍。
颇像申屠氏之人,早已忘记脚受刑的痛苦。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作品《次韵陈师仲主簿见寄》。诗人以朽木和凋零的枯叶起兴,寓言自己在困境中的境况,难以描绘出新的生机,只能任凭岁月流逝。他表达了对旧友的深深思念,然而自己却未能从生活的困顿中完全摆脱出来,如同未能从沉醉中清醒。诗人通过品茗和江边的浮萍,暗示了自己的漂泊不定,生活如流萍般无定所。最后,诗人自比为申屠子,一个忘记痛苦的人物,即使遭受过严酷的刑罚,也能忘怀过去,展现出一种豁达和坚韧的人生态度。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体现了苏辙的个性与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