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玉山前玉露凉,晚潮微上月洋洋
出处:《金山寺待月》
明 · 文徵明
浮玉山前玉露凉,晚潮微上月洋洋。
鱼龙深夜浮光怪,云树遥空带渺茫。
水国题诗酬一宿,中泠裹茗荐初尝。
江风吹酒不能睡,起踏松阴自绕廊。
鱼龙深夜浮光怪,云树遥空带渺茫。
水国题诗酬一宿,中泠裹茗荐初尝。
江风吹酒不能睡,起踏松阴自绕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金山寺前夜色中的宁静与神秘。首句“浮玉山前玉露凉”,以“浮玉山”点出地点,以“玉露凉”渲染出夜晚清凉的氛围,为全诗定下了一种清幽的基调。次句“晚潮微上月洋洋”,通过“晚潮”和“月洋洋”描绘了月光下的江面波光粼粼,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
接着,“鱼龙深夜浮光怪,云树遥空带渺茫”两句,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将鱼龙在深夜中闪烁的奇异光芒与远处云树在空旷天际的模糊景象相结合,进一步增强了画面的神秘感和空间的辽阔感。这种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独到见解。
后半部分,“水国题诗酬一宿,中泠裹茗荐初尝”两句,转而写诗人在此地的体验。他在这里题诗以回应这一夜的静谧时光,品尝了中泠泉的茶,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内心的宁静。这种将个人情感融入自然景观之中的手法,使得诗歌具有了更深层次的情感共鸣。
最后,“江风吹酒不能睡,起踏松阴自绕廊”两句,通过江风、酒、松阴等元素,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夜游金山寺时的内心感受。江风的吹拂让诗人难以入眠,于是起身漫步于松林之间,独自绕行于廊道之上,这种行为不仅体现了诗人的闲适与自在,也暗示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沉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金山寺夜景的细腻描绘和诗人情感的巧妙融入,展现了一幅充满诗意与哲思的画卷,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夜晚的宁静与神秘,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