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马如人皆石耳,置之滩畔恶涛憎
出处:《过十八滩戏作》
明 · 湛若水
如马如人皆石耳,置之滩畔恶涛憎。
若作假山华屋里,主人歌宴日相仍。
若作假山华屋里,主人歌宴日相仍。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十八滩的奇特景象,诗人将石头比喻为马和人,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滩边石块的形态。"如马如人皆石耳",暗示了这些石头千奇百怪,有的像马,有的似人,形态各异,仿佛都是由石构成的。然而,这样的石头在"恶涛憎"的环境中显得格格不入,被滩畔的汹涌波涛所排斥。
接着,诗人想象如果这些石头被用来装饰华屋,作为假山的一部分,那么"主人歌宴日相仍",意味着每天都会有主人在这里举行宴会,欢乐的歌声和盛宴会不断。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自然景观与人文活动交融的赞赏,同时也寓含着对生活的享受和对美景的珍视之情。整体上,这首诗富有画面感,语言简练,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