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人奏箫鼓,舟子赛豚鸡
出处:《又平律一首》
宋 · 梅尧臣
汉家天下将,庙古像公圭。
百战自忘楚,一时空王齐。
乡人奏箫鼓,舟子赛豚鸡。
不改寒潮水,朝平暮复低。
百战自忘楚,一时空王齐。
乡人奏箫鼓,舟子赛豚鸡。
不改寒潮水,朝平暮复低。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汉家:指汉朝。庙古:古老的庙宇。
公圭:古代的一种祭祀器具,象征权力。
楚:战国时期的诸侯国。
王齐:齐国在当时为强大的王国。
箫鼓:乐器,用于庆祝或祭祀。
豚鸡:猪和鸡,可能是祭祀的牺牲。
寒潮水:形容潮水冰冷。
朝平暮复低:早晨潮水上涨,傍晚又退去。
翻译
汉朝的天下将领,庙宇古老供奉着公圭。历经百战几乎忘记楚国的过往,一时间统一了王权于齐地。
乡亲们吹奏起箫鼓,船夫们举行赛会以祭豚鸡。
然而潮水依旧寒冷,早晨平静傍晚又低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汉代将领的形象,他功勋卓著,庙堂之上供奉着他的雕像,犹如古代祭祀用的圭玉,象征其崇高的地位。诗人提及这位将领历经百战,忘记了楚国的敌意,一时间统一了王齐之地,展现出他的英勇与威望。
接下来,诗人笔触转向民间的庆祝活动,乡人们吹箫击鼓,舟子们举行赛会以豚鸡为祭品,表达对这位将领的敬仰和感激之情。然而,无论岁月如何更迭,潮水依旧寒冷而规律地涨落,早晨平静,傍晚又退去,象征着时光的无情流转和历史的永恒循环。
整首诗通过写实与象征相结合的手法,既赞扬了将领的功绩,也寓言了历史的沧桑变迁,体现了梅尧臣诗歌中对人物与自然、战争与和平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