翩然乘回风,脱迹此水滨
出处:《金沙堆庙有曰忠洁侯者屈大夫也感之赋诗》
宋 · 张孝祥
伍君为涛头,妒妇名河津。
那知屈大夫,亦作主水神。
我识大夫公,自托腑肺亲。
独醒梗群昏,聚臭丑一薰。
沥血摧心肝,怀襄如不闻。
已矣无柰何,质之云中君。
天门开九重,帝曰哀汝勤。
狭世非汝留,赐汝班列真。
司命驰先驱,太一诹吉辰。
翩然乘回风,脱迹此水滨。
朱宫紫具阙,冠佩俨以珍。
宓妃与娥女,修洁充下陈。
至今几千年,玉颜凛如新。
楚人殊不知,谓公果沉沦。
年年作端午,儿戏公应嗔。
那知屈大夫,亦作主水神。
我识大夫公,自托腑肺亲。
独醒梗群昏,聚臭丑一薰。
沥血摧心肝,怀襄如不闻。
已矣无柰何,质之云中君。
天门开九重,帝曰哀汝勤。
狭世非汝留,赐汝班列真。
司命驰先驱,太一诹吉辰。
翩然乘回风,脱迹此水滨。
朱宫紫具阙,冠佩俨以珍。
宓妃与娥女,修洁充下陈。
至今几千年,玉颜凛如新。
楚人殊不知,谓公果沉沦。
年年作端午,儿戏公应嗔。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孝祥所作的《金沙堆庙有曰忠洁侯者屈大夫也感之赋诗》,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屈原深沉的敬仰之情。
诗中首先描绘了屈原被误解和嫉妒的形象,伍君和妒妇象征着世俗的偏见和恶意,而屈原则被塑造成一位孤独的主水神,坚守正道,不为污浊所染。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屈原的认同和亲近,称其为“大夫公”,并赞扬他“独醒梗群昏”,在黑暗中保持清醒,勇敢地对抗邪恶。
接着,诗人描述了屈原的悲剧命运,他“沥血摧心肝”,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却无人理解或同情。诗人感叹屈原的遭遇,希望他能得到上天的怜悯和公正对待,最终被封为“忠洁侯”,在天界享有尊贵的地位。
诗中还提到了屈原在天界的形象,他乘坐回风,远离尘世的束缚,享受着神界的荣光。诗人描绘了屈原所在的宫殿华美庄严,配饰珍贵,与宓妃、嫦娥等女神一同排列在下陈,体现了屈原在神界的崇高地位。
最后,诗人感慨楚人对屈原的无知,未能认识到他的伟大和牺牲的意义。每年的端午节,人们举行纪念活动,但屈原对此可能感到不满,因为这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纪念,并未真正理解他的精神价值。
整首诗通过对屈原生前后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这位伟大诗人的深切敬仰和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对屈原精神价值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