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鸿解相忆,天上列纷纷
出处:《鹭鸶二首 其二》
唐 · 齐己
雪里曾迷我,笼中旧养君。
忽从红蓼岸,飞出白鸥群。
影照翘滩浪,翎濡宿岛云。
鸳鸿解相忆,天上列纷纷。
忽从红蓼岸,飞出白鸥群。
影照翘滩浪,翎濡宿岛云。
鸳鸿解相忆,天上列纷纷。
注释
雪里:雪地中。曾迷我:让我曾经迷失。
笼中:笼子里。
旧养君:以前养过你。
忽从:忽然从。
红蓼岸:长满红蓼的岸边。
飞出:飞离。
白鸥群:一群白鸥。
影照:身影映照。
翘滩浪:起伏的波浪。
翎濡:羽毛沾湿。
宿岛云:夜宿小岛上的云。
鸳鸿:鸳鸯与大雁,比喻伴侣或同类。
解相忆:能够相互回忆、思念。
天上列纷纷:在天空中成群排列得很整齐。
翻译
在雪地中你曾让我迷失方向,而我在笼中也曾饲养过你。忽然间你从长满红蓼的岸边,飞离了那片白鸥聚集的群体。
你的身影映照在起伏的波浪上,羽毛沾湿了夜宿小岛上的云雾。
鸳鸯与大雁都能相互忆起,它们在天空中成群排列得如此整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雪中水鸟的生动画面,通过对比雪地与笼中的不同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飞翔的渴望。开篇“雪里曾迷我,笼中旧养君”两句,既是对过去经历的回顾,也是对现状的隐喻,雪和笼代表着不同的生活状态和心境。
接着,“忽从红蓼岸,飞出白鸥群”描述了水鸟突然从红蓼丛生的河岸飞起的情景,这里“忽然”表现了一种突发性,而“白鸥群”则形象地描绘出了水鸟自由飞翔的画面。
“影照翘滩浪,翎濡宿岛云”两句,则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致刻画。水鸟的身影投射在波光粼粼的滩石上,而它们的羽毛则因飞动而湿润,仿佛与远处岛屿上的浮动云朵相呼应。
最后,“鸳鸿解相忆,天上列纷纷”通过水鸟的翱翔和天空的云层,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或故土的怀念。这里“解相忆”暗示了一种情感上的释放,而“天上列纷纷”则是这种情感的外化。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