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思静者居,此地即吾庐
出处:《观山寺四首》
明 · 胡直
长思静者居,此地即吾庐。
榻寄青龙藏,经横白鹿车。
渔歌闻欸乃,僧酒灌醍醐。
去住成泡影,轩裳意转疏。
榻寄青龙藏,经横白鹿车。
渔歌闻欸乃,僧酒灌醍醐。
去住成泡影,轩裳意转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场景与心境,充满了宁静与超脱的氛围。首句“长思静者居,此地即吾庐”,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将所处之地视为自己的归宿,流露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和的心态。
接着,“榻寄青龙藏,经横白鹿车”两句,通过具体的物品——青龙榻和白鹿车,以及它们的放置方式,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与世无争的生活状态。青龙榻可能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安逸,而白鹿车则可能是诗人用来游历山林、探索自然的工具,两者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与热爱。
“渔歌闻欸乃,僧酒灌醍醐”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隐居生活中的日常情景。渔歌的响起,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僧酒灌醍醐,则暗示了与僧侣之间的交流与心灵的净化,体现了精神层面的追求与满足。
最后,“去住成泡影,轩裳意转疏”两句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态度。在诗人看来,无论是离开还是停留,都如同泡影般虚幻,不值得过分执着。轩裳,指的是官场的权势与地位,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然态度,更倾向于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精神世界,以及对自然与精神层面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