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语边塞人,如何久离别
出处:《同张明府清镜叹》
唐 · 孟浩然
妾有盘龙镜,清光常昼发。
自从生尘埃,有若雾中月。
愁来试取照,坐叹生白发。
寄语边塞人,如何久离别。
自从生尘埃,有若雾中月。
愁来试取照,坐叹生白发。
寄语边塞人,如何久离别。
注释
盘龙镜:装饰有龙纹的镜子,可能象征着珍贵或高贵。清光:明亮的光辉,形容镜子的清晰度。
生尘埃:积满灰尘,暗示镜子被遗忘或忽视。
雾中月:比喻镜子因尘埃而显得模糊不清。
坐叹:坐着叹息,表达内心的无奈和哀愁。
边塞人:指在边疆服役的人,可能暗示诗人的思念对象。
翻译
我有一面盘龙镜子,它的清光在白天常照耀。自从被尘埃覆盖,它就像雾中的月亮,朦胧而遥远。
每当忧愁涌上心头,我试着照镜子,却只能坐着感叹自己添了白发。
我想对远方的边塞人说,为什么我们能长久分离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一面名为“盘龙镜”的古镜的怀念之情。开篇即以“妾有盘龙镜,清光常昼发”展现了这面镜子的光彩和珍贵。接着,“自从生尘埃,有若雾中月”则描写了诗人因尘世纷扰而心境如同被薄雾笼罩的明月一般,暗示了诗人的内心之忧。
第三句“愁来试取照,坐叹生白发”表达了诗人在情绪低落时,拿起这面镜子,看见自己的白发,不禁感慨。这里通过对镜中影像的描写,反映出诗人的悲凉心境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最后两句“寄语边塞人,如何久离别”则是诗人对远方守卫边疆的人发出感慨,他们长时间的分别让人难以忍受。这里的“边塞人”可能是诗人心中所思念之人的代称,通过这样的设定,使得情感表达更加深沉。
整首诗通过对镜子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古人对于时间流逝、离别苦楚以及生命无常的深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