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丰道上灞陵头,又送夫君去远游
出处:《柳枝词十三首 其八》
宋 · 司马光
新丰道上灞陵头,又送夫君去远游。
借问柳枝能寄否,古今共有几多愁。
借问柳枝能寄否,古今共有几多愁。
注释
新丰道:古代道路名,通往长安。灞陵:汉代陵墓,此处代指送别的地点。
夫君:古代对丈夫的称呼。
远游:长途旅行或出仕远方。
借问:询问,征求同意。
柳枝:象征离别和思念的意象。
能寄否:能否寄托相思之情。
古今:从古至今。
几多愁:多少离愁别绪。
翻译
在新丰大道上接近灞陵的尽头,又一次送你踏上遥远的旅程。请问这柔弱的柳枝能否承载我对你的思念,自古以来,有多少人经历过这样的离愁别绪。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的诗句,通过对话形式展现了诗人对于即将远行者深切的情感和无限的思念。首句“新丰道上灞陵头”设置了送别的场景,地点明确,给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
"又送夫君去远游"透露出诗人对这次离别的复杂情绪和不舍之心,“夫君”一词传达出深厚的情感,表明这是一个重要的人际关系。这里的“远游”,既指物理上的长途跋涉,也可能隐喻精神或心灵上的远行。
接下来的两句则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借问柳枝能寄否”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柳枝这种自然物象来传递自己的思念和情感。这里的“柳枝”,不仅是一种常见于送别之景中的植物,也是一个充满文化符号的形象,常用以寄托离愁。
最后一句“古今共有几多愁”则是对人类历史上无数离别情感的一种抽象表达。这里的“古今”,跨越了时间的界限,将个人的情感与整个历史的广度相联系,显得格外沉重和深远。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巧妙的意象运用,展现了一幅送别图景,同时也传递出诗人对历史长河中个人悲欢离合之情感的深刻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