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逢爱护者,鹊有复来时
出处:《鹊来巢》
元 · 范梈
灵鹊空中至,栖我庭树枝。
树高不寻丈,下有弄丸儿。
朝骑庭树拊,暮仰树巢窥。
寄巢欲生子,值此将焉为?是以舍巢去,拮据忍如遗。
青天覆上林,何息非所宜?物情非有异,念亦顾其危。
倘逢爱护者,鹊有复来时。
鹊声但报喜,说似主人知。
树高不寻丈,下有弄丸儿。
朝骑庭树拊,暮仰树巢窥。
寄巢欲生子,值此将焉为?是以舍巢去,拮据忍如遗。
青天覆上林,何息非所宜?物情非有异,念亦顾其危。
倘逢爱护者,鹊有复来时。
鹊声但报喜,说似主人知。
鉴赏
这首元代范梈的《鹊来巢》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和人与鸟的情感交流。诗中以灵鹊飞至庭中,选择在一棵不太高的树上筑巢为开端,展现了鹊儿的日常生活。诗人通过“弄丸儿”这一细节,暗示了家庭的温馨氛围。
接着,诗人描述了自己对鹊儿的关注和担忧,早晨抚摸树上的鹊巢,傍晚仰望其归宿,忧虑它们在这样的环境中如何繁衍后代。他以鹊儿的视角思考,如果在这里无法安全生存,它们会选择离开。这表达了诗人对生态环境的敏感和对弱小生命的同情。
最后,诗人将鹊儿的困境上升到普遍的物情,认为无论何处,安全都是生命的基本需求。他期盼有爱心的人能保护这些生物,让鹊儿有机会再次归来。诗的结尾,鹊儿的叫声仅传递喜讯,寓意着希望和乐观,也提醒人们要关注并传递这份善意。
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寓言性较强,既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也传达了对生态保护的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