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是沈麟士,功曹宁足留
出处:《沈封君隐居巽洲其子祠部君索题》
明 · 欧大任
玉湖湖上水,种竹忽成洲。
君是沈麟士,功曹宁足留。
持竿风渚晚,吹笛卞山秋。
玄散何年赋,云虹应独游。
君是沈麟士,功曹宁足留。
持竿风渚晚,吹笛卞山秋。
玄散何年赋,云虹应独游。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沈封君的隐士在巽洲隐居的生活场景,以及其子祠部君的请求题写。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展现了隐逸生活的宁静与深邃。
首句“玉湖湖上水”,以“玉湖”点出地点的清雅,湖水如镜,映照着四周的景致,为整个画面奠定了清幽的基调。接着“种竹忽成洲”,竹林生长茂盛,形成了一个绿洲,不仅增添了视觉上的美感,也象征着隐士追求的精神家园。
“君是沈麟士,功曹宁足留。”这里通过对比,将沈封君与“功曹”进行对比,强调了沈封君不同于世俗官场的高洁品质,他更愿意留在这片竹洲,享受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自由。
“持竿风渚晚,吹笛卞山秋。”这两句描绘了沈封君傍晚持竿垂钓,秋日夜晚吹笛的场景。持竿垂钓,体现了他对自然的亲近与生活的闲适;吹笛,则可能寓意着他内心情感的抒发,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玄散何年赋,云虹应独游。”这两句则表达了对沈封君过去生活的一种追忆,以及对其未来生活的想象。玄散,可能是指一种深沉、超脱的境界;云虹,既可理解为自然界的美丽景象,也可象征着沈封君精神世界的丰富多彩。整句表达了一种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沈封君独特人格的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沈封君隐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