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降城外雨萧萧,闻说羌人款圣朝
出处:《寄何尹》
明 · 胡奎
受降城外雨萧萧,闻说羌人款圣朝。
李牧守边今第一,铙歌须制汉家谣。
李牧守边今第一,铙歌须制汉家谣。
鉴赏
此诗《寄何尹(其十)》由明代诗人胡奎所作,通过描绘边塞景象与历史典故,展现了对边防将领李牧的赞誉以及对国家统一的向往。
首句“受降城外雨萧萧”,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边塞之地的凄冷景象,雨声与环境的萧瑟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肃穆而略带悲凉的氛围。受降城,古代用于接收敌军投降的城池,此处暗含边疆防御之意。
次句“闻说羌人款圣朝”,转而提及边疆民族与朝廷的关系,透露出一种和平与归顺的信息。羌人,古代西部少数民族之一,这里象征着边疆地区可能存在的异族势力。圣朝,指明朝,表达了对朝廷的尊崇和忠诚。
接着,“李牧守边今第一”一句,直接将话题转向对边防将领的赞美。李牧,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著称,被后世誉为“李将军”。此句借古喻今,将李牧的英勇与智慧视为当今边防将领的典范,表达了对当前边防将领能力的高度认可。
最后,“铙歌须制汉家谣”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铙歌,古代军中乐曲,常用于鼓舞士气或庆祝胜利。汉家谣,泛指汉朝的歌曲或民谣,这里借以表达对国家统一与强盛的向往。此句意在强调,边防将领不仅需要具备高超的军事才能,更应创作出能够激励人心、彰显国家意志的音乐作品,以此凝聚民心,维护国家的统一与安全。
综上所述,《寄何尹(其十)》通过描绘边塞景象、引用历史典故,既表达了对边防将领的崇高敬意,也寄托了对国家统一与强盛的美好愿望,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情怀与爱国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