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松冈路雪,晴麦野田春
出处:《建康道中》
宋末元初 · 方回
土入江东厚,民方浙右醇。
疏松冈路雪,晴麦野田春。
往事更离乱,衰年厌苦辛。
兴亡不须叹,请看石麒麟。
疏松冈路雪,晴麦野田春。
往事更离乱,衰年厌苦辛。
兴亡不须叹,请看石麒麟。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土:土壤。入:进入。
江东:长江以东地区。
厚:深厚。
民:百姓。
方:正。
浙右:浙江西部。
醇:淳朴。
疏松:稀疏松软。
冈路:山间道路。
雪:雪。
晴:晴朗。
麦:麦子。
野田:田野。
往事:过去的经历。
更:更加。
离乱:战乱。
衰年:晚年。
厌:厌倦。
苦辛:艰辛。
兴亡:兴盛与衰败。
不须:不必。
叹:叹息。
请:请看。
石麒麟:石雕麒麟,象征吉祥或历史遗迹。
翻译
土壤在江东深厚,百姓生活在这里淳朴。道路两旁疏松的冈峦覆盖着雪,晴朗的麦田里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
回忆中的往昔更加动荡不安,垂暮之年的我已厌倦了艰辛。
国家的兴衰无需叹息,只需看看那些石麒麟就能明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平和安宁的景象,开篇"土入江东厚,民方浙右醇"通过对土地肥沃和人民生活安稳的描述,勾勒出一个太平盛世的画面。接着,"疏松冈路雪,晴麦野田春"则通过雪后的松冈和春日的麦田,展现了自然界在季节更迭中所呈现的美好景色。
然而,诗人随后转向往事,"往事更离乱,衰年厌苦辛"表达了一种对过去战乱和个人晚年凄凉境况的回忆与感慨。最后两句"兴亡不须叹,請看石麒麟"则显得更加豁达和超脱,诗人似乎在告诉读者,对于历史的盛衰和个人的生命历程,不必过度哀叹,只需静观自然,领悟其中的道理。
整首诗语言质朴而意蕴深,既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流露出对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