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游眺,衬幽蹊,更怜芳草
出处:《扫花游二首》
清 · 端木埰
晚烟翠幂,怅几日春归,剩落红如扫。
断垣半绕,爱新筠腻粉,长成清筱。
我道青青,却比花时更好。
正幽悄,满径碧云,惟听啼鸟。
春院深闭了,早谢却车尘,看花人到。
露华润晓,有松香带雨,柳丝萦棹。
映入晴波,恰又新萍绣沼。
称游眺,衬幽蹊,更怜芳草。
断垣半绕,爱新筠腻粉,长成清筱。
我道青青,却比花时更好。
正幽悄,满径碧云,惟听啼鸟。
春院深闭了,早谢却车尘,看花人到。
露华润晓,有松香带雨,柳丝萦棹。
映入晴波,恰又新萍绣沼。
称游眺,衬幽蹊,更怜芳草。
鉴赏
这首《扫花游》描绘了一幅春末夏初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晚春时节的独特韵味。
“晚烟翠幂,怅几日春归,剩落红如扫。”开篇即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晚烟笼罩着翠绿的天空,似乎在诉说着春天即将离去的无奈与惋惜。剩下的花瓣如同被清扫过一般,零落成泥,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易逝。
“断垣半绕,爱新筠腻粉,长成清筱。”诗人转向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断墙残垣旁,新竹生长,嫩绿的竹叶沾染着晨露,显得格外清新。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也暗含了对新生与希望的期待。
“我道青青,却比花时更好。”诗人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认为这青翠欲滴的竹林,比繁花盛开之时更加迷人,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独特见解和审美情趣。
“春院深闭了,早谢却车尘,看花人到。”春日的庭院已经关闭,不再有车马喧嚣,只有偶尔的访客前来欣赏花景。这一句既描绘了春去后的宁静,也暗示了繁华过后的一份淡然与超脱。
“露华润晓,有松香带雨,柳丝萦棹。”清晨的露水滋润着万物,松树散发出阵阵清香,细雨中柳枝轻拂船桨,画面充满了生机与和谐。这里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喜爱与赞美。
“映入晴波,恰又新萍绣沼。”阳光照耀下的水面波光粼粼,新长的浮萍点缀在池塘之中,如同一幅精美的画卷。这一句将静态的景物与动态的光影结合,展现出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
“称游眺,衬幽蹊,更怜芳草。”诗人最后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无论是漫步于幽静的小径,还是欣赏那遍地的芳草,都让他感到无比的愉悦与怜爱。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独特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