厥后成搆祸,因兹竟获白
游览历遐方,爰用访奇迹。
监国属懿弟,谊重将安适。
割势封金函,丐俟驾旋发。
厥后成搆祸,因兹竟获白。
亲爱日以隆,出入排庭阙。
路逢五百牛,刑腐在旦夕。
自念形体亏,宿业不可谪。
竭赀解牛厄,愿藉慈善格。
形体乃复具,始以辞宫掖。
王闻叹奇哉,厚宠旌其阀。
仁智良不诬,设心当在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唐朝时期的一段历史故事,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物的情感与思想。诗人释函是,明朝时期的一位高僧,以其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历史事件的独到见解而著称。
诗中首先提到“屈支有明王,崇道事黄发”,暗示了一位尊贵的国王对道教的崇敬,这里的“黄发”通常象征着年长者或有德行之人,暗示国王对智慧和道德的追求。接着,“游览历遐方,爰用访奇迹”则描绘了国王远游寻访奇观的壮举,体现了他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精神。
“监国属懿弟,谊重将安适”表明国王将国家重任托付给自己的弟弟,兄弟间深厚的友情与责任在此刻展现无遗。接下来的“割势封金函,丐俟驾旋发”描述了国王在弟弟离开时的深情告别,以及对弟弟安全归来的殷切期盼。
然而,“厥后成搆祸,因兹竟获白”揭示了后续发生的不幸事件,暗示了兄弟间的误会或不幸遭遇。尽管如此,“亲爱日以隆,出入排庭阙”仍表达了兄弟间深厚的情感并未因此而减弱,反而更加紧密。
“路逢五百牛,刑腐在旦夕”描绘了兄弟二人在旅途中遇到的困难,五百头牛面临宰杀的命运,象征着他们所面临的危机。面对此情此景,兄弟二人深感自身罪孽深重,无法逃脱命运的束缚。“自念形体亏,宿业不可谪”表达了他们内心的自责与悔悟。
“竭赀解牛厄,愿藉慈善格”展现了兄弟二人不惜代价救助五百头牛的决心,希望通过善行来赎清过去的罪孽。最终,“形体乃复具,始以辞宫掖”意味着他们的善行得到了回报,身体得以恢复,也得以摆脱宫廷的束缚,过上了自由的生活。
“王闻叹奇哉,厚宠旌其阀”则描述了国王得知此事后的震惊与赞赏,对兄弟二人的行为给予了高度评价,并给予丰厚的奖赏。最后,“仁智良不诬,设心当在昔”总结了整段故事的主题,强调了仁慈与智慧的重要性,以及对过去行为的反思与修正。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细节描绘,展现了人性的光辉与道德的力量,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历史事件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