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尾作张帆渡,下岭身疑傅翼飞
出处:《虎 其一》
清末民国初 · 林朝崧
逐逐耽耽不受鞿,自誇彪炳好毛衣。
临江尾作张帆渡,下岭身疑傅翼飞。
收谷杏林惭服役,听经莲座肯归依。
咆哮必久遭神怒,草际须防猎户机。
临江尾作张帆渡,下岭身疑傅翼飞。
收谷杏林惭服役,听经莲座肯归依。
咆哮必久遭神怒,草际须防猎户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只自由自在、充满活力的老虎,它不受羁绊,自视其毛皮斑斓如锦,展现出矫健的身姿。"逐逐耽耽不受鞿"形象地刻画了老虎的野性和不驯,"自誇彪炳好毛衣"则赞美了它的美丽皮毛。接下来的两句通过"临江尾作张帆渡,下岭身疑傅翼飞",生动描绘了老虎在江边跃起如船帆般划过水面,下坡时仿佛生出翅膀飞翔的场景。
诗人接着写到,尽管老虎在丰收季节帮助农人收谷,但仍然对杏林有所保留,不愿完全臣服于人类,"收谷杏林惭服役"表达了这种微妙的情感。在寺庙中,面对诵经的僧侣,老虎也流露出想要独立不羁的态度,"听经莲座肯归依"暗示它并不愿意被束缚。
然而,诗的结尾转而警告,这样的咆哮和桀骜不驯终将引来神明的愤怒,"咆哮必久遭神怒",因此老虎必须警惕,"草际须防猎户机",暗示了它随时可能面临来自人类猎户的威胁。整首诗以老虎的视角展现了其生存状态,既有自由的自豪,又有潜在的危机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