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是卧龙踪迹困,放开头角入亨衢
出处:《雷击南剑州谯门柱》
宋 · 黄裳
风雷昨夜破枯株,借问天公有意无。
莫是卧龙踪迹困,放开头角入亨衢。
莫是卧龙踪迹困,放开头角入亨衢。
鉴赏
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界的壮观景象——雷电击中枯木,引发了一番深思。诗人巧妙地将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相联系,通过“卧龙”这一象征,表达了对社会变革与个人命运的思考。
首句“风雷昨夜破枯株”,描绘了一场猛烈的风雨过后,雷电击中了干枯的树木,形象地展现了自然力量的惊人威力。这里的“枯株”既指自然界中的枯木,也暗喻着社会中某些僵化、陈旧的事物或个体。
次句“借问天公有意无”,诗人以疑问的口吻向“天公”发问,是否有意安排这样的事件,引出对自然现象背后深层意义的探索。这里不仅体现了人对自然的敬畏,也蕴含了对命运安排的思考。
后两句“莫是卧龙踪迹困,放开头角入亨衢。”运用了“卧龙”这一典故,相传诸葛亮隐居时被称为“卧龙”。诗人在这里借“卧龙”之喻,探讨在困境中如何释放潜能、实现自我价值的问题。同时,“头角”象征着才华与能力,“亨衢”则代表广阔的舞台或机遇。这两句诗鼓励人们即使在逆境中也不应放弃,而应积极寻找机会,展现自己的才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现象的描述,巧妙地融入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变革和个人成长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