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良雅称中兴吏,保障重开大楚图
出处:《送北平阳郡丞守庐陵》
明 · 戚继光
负弩谁先五马驱,棠阴骊唱为踟蹰。
循良雅称中兴吏,保障重开大楚图。
孤竹风流增卧辙,豫章春色待分符。
无言此别河山邈,露冕声名满帝都。
循良雅称中兴吏,保障重开大楚图。
孤竹风流增卧辙,豫章春色待分符。
无言此别河山邈,露冕声名满帝都。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戚继光所作的《送北平阳郡丞守庐陵》。诗中描绘了对即将离任的官员的深情送别,以及对其政绩和品德的高度赞扬。
首联“负弩谁先五马驱,棠阴骊唱为踟蹰。”以生动的场景描绘出送别的氛围,通过“负弩”、“五马驱”、“棠阴骊唱”等意象,展现了送别时的庄重与哀愁。其中,“五马驱”借指官吏出行的仪仗,而“棠阴骊唱”则暗示了即将离任的官员的政绩与百姓的不舍之情。
颔联“循良雅称中兴吏,保障重开大楚图。”高度评价了这位官员的政绩,称其为“循良”,即遵循正道、治理有方的官员,是国家中兴的重要力量。同时,也赞美他重新开启了保护民众、稳定社会的事业,如同楚国的图谋一样,充满了远见与决心。
颈联“孤竹风流增卧辙,豫章春色待分符。”进一步赞扬了官员的个人魅力与影响力。孤竹风流,比喻其文采斐然、风度翩翩;豫章春色,则象征着即将前往的新任地充满生机与希望。分符,古代官员出行时携带的符节,此处暗指官员即将前往新的岗位继续服务。
尾联“无言此别河山邈,露冕声名满帝都。”表达了对离别时的沉默与不舍,以及对官员离开后,其名声与功绩将被帝都乃至全国所传颂的期待。河山邈,形容距离遥远,表达了对未来的思念与牵挂;露冕,即官员外出时戴的帽子,此处借指官员的身份与地位,强调其离任后仍能留下深远的影响。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是对离任官员的深情告别,也是对其政绩与品德的高度肯定,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官员为官之道的深刻理解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