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紫横金三十余,清芬藉甚满衿裾
明 · 王世贞
被紫横金三十余,清芬藉甚满衿裾。
欲知绛帐传来业,尽是青藜读后书。
日出终南无隐豹,春回河曲有腾鱼。
他时倘遇登龙客,为道膺门古不如。
欲知绛帐传来业,尽是青藜读后书。
日出终南无隐豹,春回河曲有腾鱼。
他时倘遇登龙客,为道膺门古不如。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名为《李太史本宁督学关西以得与于鳞后先自喜责诗为赠(其二)》。诗中描绘了对友人李本宁督学关西的赞美之情,以及对其学问成就的肯定。
首联“被紫横金三十余,清芬藉甚满衿裾”运用了象征手法,以“紫”和“金”代表尊贵与辉煌,“清芬”则比喻李本宁的高尚品德与卓越才华,这些品质溢满他的衣襟与袖口,形象地展现了李本宁的内外兼修。
颔联“欲知绛帐传来业,尽是青藜读后书”进一步赞扬李本宁的学术传承与个人努力。这里,“绛帐”指的是古代讲学的场所,暗示李本宁在学术上的深厚根基;“青藜”则是古代读书人的象征,表明李本宁通过阅读大量书籍,积累了丰富的知识。
颈联“日出终南无隐豹,春回河曲有腾鱼”运用自然景象来寓意李本宁的才华如同隐藏的豹子在日出时分显现,又如冬去春来,河曲之鱼跃出水面,生动地表现了李本宁才华的崭露与成就的显著。
尾联“他时倘遇登龙客,为道膺门古不如”表达了对李本宁未来成就的期待与祝福,同时也暗含谦逊之意,认为自己(或指李本宁)的成就已非他人所能及,体现了对友情与学术成就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李本宁个人品质、学术成就及未来潜力的描绘,既表达了对友人的高度评价,也展现了诗人对友情与学术追求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