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形有傅徐,晨夕过从每
出处:《哭刘松庵 其二》
清末近现代初 · 陈曾寿
婉娈相因依,都门火三改。
忘形有傅徐,晨夕过从每。
义州今眉州,谈艺空千载。
南北与中央,尊酒极潇洒。
看花过僧庵,吹帽坐磊嵬。
小园风露夕,得意东篱采。
天地非昔秋,江海遗根在。
哀哉祀与舆,竟作龚与隗。
好花留岁月,君何不相待。
忘形有傅徐,晨夕过从每。
义州今眉州,谈艺空千载。
南北与中央,尊酒极潇洒。
看花过僧庵,吹帽坐磊嵬。
小园风露夕,得意东篱采。
天地非昔秋,江海遗根在。
哀哉祀与舆,竟作龚与隗。
好花留岁月,君何不相待。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期的诗人陈曾寿所作的《哭刘松庵(其二)》。诗中以深情的笔触,表达了对友人刘松庵的深切怀念和哀悼之情。
首句“婉娈相因依,都门火三改”,描绘了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如同火焰般炽热,经历了多次更迭仍不减分毫。接着,“忘形有傅徐,晨夕过从每”两句,进一步强调了两人交往的密切无间,不分彼此,无论何时都能相互陪伴。
“义州今眉州,谈艺空千载”两句,通过时空的转换,表达了对刘松庵才华横溢、谈吐高雅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艺术传承的不易。接下来,“南北与中央,尊酒极潇洒”则展现了两人相聚时的轻松愉快氛围,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洒脱态度。
“看花过僧庵,吹帽坐磊嵬”描绘了两人闲适的生活场景,无论是赏花还是交谈,都充满了诗意和乐趣。“小园风露夕,得意东篱采”则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友情的珍惜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后,“天地非昔秋,江海遗根在”两句,既是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也是对刘松庵精神品质的肯定,即使在世事变迁中,他的精神之根依然坚韧不拔。“哀哉祀与舆,竟作龚与隗”表达了对刘松庵去世的哀痛之情,同时也对他高尚人格的敬仰。
“好花留岁月,君何不相待”则是诗人对逝者的深深怀念,希望美好的事物能够永远留存,同时也表达了对未能长久陪伴的遗憾。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友情、生活、自然和时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悼念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