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住宽乡住瓮门,那知世上有乾坤
出处:《明发周村弯》
宋 · 杨万里
不住宽乡住瓮门,那知世上有乾坤。
环将峻岭包深谷,围出馀天与别村。
茅屋相挨无著处,花溪百摺不教奔。
江淮地迥寒无价,宣歙山寒更莫论。
环将峻岭包深谷,围出馀天与别村。
茅屋相挨无著处,花溪百摺不教奔。
江淮地迥寒无价,宣歙山寒更莫论。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不住:不愿长久。宽乡:广阔的乡村。
瓮门:狭小的乡村。
乾坤:广阔天地。
环将:环绕。
峻岭:崇山峻岭。
深谷:深深的山谷。
馀天:剩余的天空。
茅屋:简陋的茅屋。
相挨:紧密相连。
著处:空地。
花溪:曲折的花溪。
地迥:遥远。
寒无价:寒冷无比。
宣歙山:宣歙山区。
更莫论:更不用说。
翻译
不愿长久居住在狭小的乡村,哪里料到世间竟有如此广阔天地。崇山峻岭环绕着深深的山谷,围出一片天空和远处的村庄。
简陋的茅屋紧密相连,没有空地,连曲折的花溪也被约束不让它奔流。
江淮之地遥远而寒冷无比,更不用说更为寒冷的宣歙山区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牧歌般的意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满足。
“不住宽乡住瓮门,那知世上有乾坤。”开篇即设立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要选择居住在偏远的小村庄瓮门,而不是宽敞的地方?这是因为诗人发现了小村庄独有的宁静与美丽,它像极小的乾坤一样,拥有自己的天地。
“环将峻岭包深谷,围出馀天与别村。”这里描绘的是瓮门所在的环境,四周被高峻的山岭所包围,形成一个封闭而独立的小世界。这个小世界不仅有自己的天空,而且与外界隔绝,给人一种超然世外的感觉。
“茅屋相挨无著处,花溪百摺不教奔。”诗中的茅屋紧密相连,没有多余的地方,这种紧凑的生活让人感到温馨。同时,花溪蜿蜒曲折,但并不急促,给人一种悠闲自得的感觉。
“江淮地迥寒无价,宣歙山寒更莫论。”这两句诗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居住环境的满意。江淮一带的地势开阔,冬天的寒冷是那么的纯粹和珍贵。而宣歙山区的寒冷,更是难以比喻,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的清高脱俗和内心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