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君一寸光,为妾照蛾眉
出处:《上李丈尚书 其三》
宋 · 王之望
蓬室有姝女,颜色耀朝晖。
幽独人未识,婵娟心自知。
高堂悬宝鉴,美丑良不欺。
借君一寸光,为妾照蛾眉。
念当有所适,辞亲结罗衣。
常恐妾命薄,失身轻薄儿。
安得嬿婉人,白头同所归。
幽独人未识,婵娟心自知。
高堂悬宝鉴,美丑良不欺。
借君一寸光,为妾照蛾眉。
念当有所适,辞亲结罗衣。
常恐妾命薄,失身轻薄儿。
安得嬿婉人,白头同所归。
注释
蓬室:简陋的小屋。姝女:美丽的女子。
颜色:容貌。
耀:照亮。
朝晖:早晨的阳光。
幽独:孤独。
婵娟:美好, 婵娟貌。
宝鉴:珍贵的镜子。
良不欺:不会欺骗。
借君:请借。
照蛾眉:照见蛾眉般的容颜。
适:出嫁。
辞亲:告别亲人。
命薄:命运不佳。
失身:失去贞操。
嬿婉人:温柔贤淑的人。
白头:白头偕老。
翻译
简陋小屋中有位美丽的女子,她的容貌照亮了早晨的光辉。她独自一人,外界并不了解她的美丽,但她内心清楚自己的价值。
高高的厅堂上挂着一面珍贵的镜子,公正地映照出美丑,不会欺骗。
请借我一丝光线,让我通过镜子照见自己如蛾眉般的容颜。
想到将来要嫁人,我告别亲人,穿上华丽的嫁衣。
常常担心自己的命运不佳,会被轻浮之人夺走。
如何能遇到一个温柔贤淑的人,与他白头偕老。
鉴赏
诗中描绘了一位幽居的女子,她拥有不为人知的美丽与独特的气质。高悬的宝鉴映照出她的真实面容,而她却渴望借助外界的光芒来审视自己的蛾眉。这反映了她对自身魅力的自信以及对外在评价的关注。她准备辞别亲人,结好罗衣,为的是寻找生命中的归宿。然而,她内心充满了对未来命运的忧虑,以及对于轻薄之人的担忧。最后,她表达了对能够与之共度白头之年的理想伴侣的向往。
诗歌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女子内心世界的复杂性和深度,以及她对于美好生活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