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随神女游舒水,难伴文君归蜀山
出处:《挽吴夫人》
宋 · 华岳
鸾骖不是厌尘凡,王母瑶池促驾还。
家在两三千里外,人生一十六年间。
好随神女游舒水,难伴文君归蜀山。
试向仙源问消息,桃花零落水潺潺。
家在两三千里外,人生一十六年间。
好随神女游舒水,难伴文君归蜀山。
试向仙源问消息,桃花零落水潺潺。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鸾骖:神话中的仙鸟驾驭的车。尘凡:尘世,人间。
瑶池:神话中西王母居住的仙境池塘。
促驾还:催促驾车返回。
两三千里外:遥远的家乡。
十六年间:十六年的时间。
神女:传说中的仙女。
舒水:可能指神仙居住的水域。
文君:汉代美女卓文君,此处泛指美女。
蜀山:四川的山,这里可能象征文君的故乡。
仙源:仙人的居所。
桃花零落:桃花凋谢,象征春天的流逝。
水潺潺:流水声,形容环境宁静。
翻译
鸾骖并非厌倦尘世纷扰,王母召唤我们返回瑶池仙境。家乡远在千里之外,而我人生已度过十六个年头。
我愿跟随仙女在舒水畅游,却难以陪伴文君返回蜀地的山峦。
试着向仙人之源打探消息,那里只有桃花凋零,流水潺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仙境的意境。开篇“鸾骖不是厌尘凡,王母瑶池促驾还”两句,通过对神鸟鸾和仙马骖的描写,以及王母催促返程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于脱离凡俗、追求超然境界的渴望。
“家在两三千里外,人生一十六年间”表达了对远方故土的思念以及对短暂人生的感慨。这里的人生十六年,或许是指青春年华,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和期待。
“好随神女游舒水,难伴文君归蜀山”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面对现实时的无奈。其中,“神女”可能象征着理想中的完美对象,而“文君”则是古代著名美男子,常用来比喻美貌的人或事物。
最后,“试向仙源问消息,桃花零落水潺潺”两句,则是在描绘诗人对于超自然世界的探索,以及对那里的消息充满好奇。桃花与流水常在诗词中象征着静谧和美好,这里则更增添了一种仙境般的意境。
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永恒美好的深切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