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龙失头角,十载困泥滓
出处:《诗赠王从善》
宋 · 孔平仲
广庭试群材,俊笔驰短晷。
锁厅争第一,乃后二三子。
骑龙失头角,十载困泥滓。
泛舟自淮南,得邑穷楚尾。
江上始相逢,清名久吾耳。
油然睹颜色,悦泽已可喜。
博学有渊源,高谈见根柢。
有如万斛钟,久叩声益起。
如君岂易得,蹭蹬乃在此。
棫朴析为薪,奈何遗杞梓。
我本世畸人,儳焉顽似鄙。
一官傍松楸,自足胜朱紫。
功名已灰心,藜藿思没齿。
欲结方外游,徜徉访云水。
闻君亦有意,不恋五斗米。
笑指庐山高,论交从此始。
锁厅争第一,乃后二三子。
骑龙失头角,十载困泥滓。
泛舟自淮南,得邑穷楚尾。
江上始相逢,清名久吾耳。
油然睹颜色,悦泽已可喜。
博学有渊源,高谈见根柢。
有如万斛钟,久叩声益起。
如君岂易得,蹭蹬乃在此。
棫朴析为薪,奈何遗杞梓。
我本世畸人,儳焉顽似鄙。
一官傍松楸,自足胜朱紫。
功名已灰心,藜藿思没齿。
欲结方外游,徜徉访云水。
闻君亦有意,不恋五斗米。
笑指庐山高,论交从此始。
鉴赏
此诗《诗赠王从善》由宋代诗人孔平仲所作,通过对王从善才情、经历及志趣的描绘,展现了对友人的赞赏与敬意。
首句“广庭试群材,俊笔驰短晷”以广大的场地和快速的时光,隐喻了王从善才华横溢,笔下生花。接着“锁厅争第一,乃后二三子”赞扬他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位列前茅。随后“骑龙失头角,十载困泥滓”以龙喻其才华,但因种种原因未能施展,历经十年困顿。紧接着“泛舟自淮南,得邑穷楚尾”描述他从淮南出发,最终到达偏远之地,暗含其仕途坎坷。接下来“江上始相逢,清名久吾耳”表示两人在江边初次相遇,却早已闻名于耳。诗人通过“油然睹颜色,悦泽已可喜”表达了对王从善外貌与气质的喜爱。之后“博学有渊源,高谈见根柢”赞美其学识渊博,言谈深刻。接着“有如万斛钟,久叩声益起”比喻其才华如同深藏的钟声,越敲越响。诗人感叹“如君岂易得,蹭蹬乃在此”,感叹像王从善这样的人难得,却遭遇了挫折。最后“棫朴析为薪,奈何遗杞梓”以木材比喻人才,批评社会未能充分利用人才。诗人自谦“我本世畸人,儳焉顽似鄙”,表明自己虽为异类,却也羡慕王从善的才华。接着“一官傍松楸,自足胜朱紫”表达自己满足于简朴的生活,认为比官场更胜一筹。诗人感慨“功名已灰心,藜藿思没齿”表示自己对功名已无追求,只愿过着简单的生活。最后“欲结方外游,徜徉访云水”表达了想要远离尘嚣,与自然为伴的愿望。“闻君亦有意,不恋五斗米”表明王从善也有同样的想法,不愿为五斗米折腰。“笑指庐山高,论交从此始”则以庐山为喻,预示着两人友谊的开始。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王从善才华的赞美,也有对自己生活态度的反思,以及对友情的期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审美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