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知名节重于山,谁信今人古谊存
出处:《名节》
宋 · 苏泂
了知名节重于山,谁信今人古谊存。
百草前头梅萼秀,群飞之内凤凰尊。
有身合下阳城拜,无些能招宋玉魂。
公道世间犹我辈,未妨归卧掩柴门。
百草前头梅萼秀,群飞之内凤凰尊。
有身合下阳城拜,无些能招宋玉魂。
公道世间犹我辈,未妨归卧掩柴门。
注释
了知名节:看重节操。重于山:胜过山岳。
今人:现代人。
古谊:古代的美德。
百草:各种花草。
梅萼:梅花的花苞。
群飞之内:众多鸟儿中。
凤凰尊:比喻高贵或受尊敬。
有身:有品德的人。
阳城:古代地名,这里指有德之地。
宋玉魂:宋玉的魂魄,代指高尚的才情。
公道:公正的道理。
犹我辈:像我们这样的人。
归卧:归隐。
柴门:简陋的木门,象征隐居生活。
翻译
看重节操胜过山岳,谁能相信今人还保留古人的风范。百花之前梅花独艳,如同群鸟之中凤凰受尊崇。
有德之人应到阳城致敬,但可惜无法唤回宋玉的灵魂。
公正的道理在世间仍有我们这样的人遵循,不妨归隐田园,关门独处。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泂的作品,名为《名节》。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深沉情怀与对古人节操的赞美。
"了知名节重于山,谁信今人古谊存。"
这里诗人用“了知”表达对古代名节之重的彻底理解和认同,将其比喻为山一般沉重。同时,对于现代人的承诺和信用,却持怀疑态度,似乎认为如今的人们难以做到像古人那样坚守信义。
"百草前头梅萼秀,群飞之内凤凰尊。"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在众多植物中,梅花最为突出,显得格外娇艳;在众鸟翱翔中,凤凰以其尊贵的地位脱颖而出。这两者皆喻指古代那些德高望重之人,他们如同梅花和凤凰,在人群中熠熠生辉。
"有身合下阳城拜,无些能招宋玉魂。"
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愿意以自己的身体触碰(合下)古代名将阳城(如关羽)的陵墓以示崇拜。同时,他也希望能够招唤(无些能招)那些像宋玉一样的忠诚之士的魂魄。
"公道世间犹我辈,未妨归卧掩柴门。"
最后两句,诗人自信地表达了自己的公正观念在当代仍然存在(犹我辈),即便是在乱世之中,他也不会因此而改变初衷。"归卧掩柴门"则是他愿意隐退山林,以清净的心态面对世俗纷争。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古人节操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品德和社会公正的深切关怀,以及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与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