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兹花发知多少,试访彭门旧讲堂
宋 · 晁说之
地下修文几岁郎,尚怜有子已争行。
青丝盘到特挥泪,红锦诗馀合断肠。
安得见予今议论,果谁识子古文章。
从兹花发知多少,试访彭门旧讲堂。
青丝盘到特挥泪,红锦诗馀合断肠。
安得见予今议论,果谁识子古文章。
从兹花发知多少,试访彭门旧讲堂。
注释
修文:指读书、写作,修养学问。尚怜:仍然怜爱。
挥泪:流泪,表达感慨。
红锦诗:形容华丽的诗篇。
议论:学术讨论,见解交流。
古文章:古代的文学作品或学问。
花发:花开繁盛,比喻人才辈出。
彭门:地名,可能指特定的地方。
旧讲堂:昔日的教学场所,可能有怀念之情。
翻译
他在地下默默耕耘多年,仍然疼爱有子已崭露头角。青丝如丝般缠绕,想起往事不禁落泪,红艳的锦绣诗篇更令人肝肠寸断。
何时能再见你才华横溢,讨论学问,谁能真正理解你的古文造诣。
从此花开无数,试问还能否重访那彭门的旧讲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说之对亡友陈无己的悼念之作。诗中表达了对陈无己才华横溢却早逝的惋惜之情。首句“地下修文几岁郎”暗示了陈无己生前致力于学问,年纪轻轻就展现出非凡才情。接着,“尚怜有子已争行”表达了对陈无己身后留下子女的关怀,即使他已离世,他的精神和才华仍在后辈中延续。
“青丝盘到特挥泪,红锦诗馀合断肠”两句,通过描绘陈无己的文学成就和遗作,表达了诗人读其诗文时的悲痛之情,仿佛能感受到那份深深的哀愁。“青丝”象征着陈无己的青春才华,“红锦诗”则指他的锦绣诗篇,读来令人肝肠寸断。
诗人感慨万分:“安得见予今议论,果谁识子古文章。”他遗憾自己再也无法与陈无己共同探讨学问,世间又有谁能真正理解并欣赏他的绝世文章呢?最后,“从兹花发知多少,试访彭门旧讲堂”以春天的花开象征时光流逝,诗人怀念起陈无己生前讲学的地方,表达了对故人的深深怀念和对过去的追忆。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亡友的追忆和对其才华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逝者深深的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