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酒高楼眺暮春,孤城落照浊漳滨
出处:《于郡楼送茂秦之京》
明 · 李攀龙
把酒高楼眺暮春,孤城落照浊漳滨。
自怜白发常为客,谁道青山不负人。
西署诗名干气象,中原宦迹任风尘。
元龙未下当时傲,湖海看君意转亲。
自怜白发常为客,谁道青山不负人。
西署诗名干气象,中原宦迹任风尘。
元龙未下当时傲,湖海看君意转亲。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于郡楼送茂秦之京》。诗中描绘了诗人于高楼之上饮酒赏景,眺望暮春时节的景色,孤城与落日映照在浊漳河畔的景象。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虽年华老去,却仍漂泊他乡的感慨,同时也对友人即将前往京城的前程寄予厚望,希望青山不改,友情长存。
首联“把酒高楼眺暮春,孤城落照浊漳滨”描绘了一幅壮丽而略带孤独的画面:诗人独自一人在高楼之上,举杯饮酒,远眺着暮春的美景,远处的孤城被夕阳的余晖映照,与浊漳河畔形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
颔联“自怜白发常为客,谁道青山不负人”则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人自怜年华已逝,却仍四处漂泊,无人理解。然而,他坚信青山不会辜负任何人的期待,寓意着友情和信念的永恒。
颈联“西署诗名干气象,中原宦迹任风尘”转而赞美友人茂秦的才华和经历。西署象征着友人的文学成就,而中原宦迹则指其在官场的历练,尽管身处风尘之中,但其才华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依然熠熠生辉。
尾联“元龙未下当时傲,湖海看君意转亲”以三国时期的豪杰陈元龙为例,表达了对友人茂秦的敬仰之情。同时,诗人也期待着与友人之间的友情能够更加深厚,如同广阔的湖海一般,深邃而广阔。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更有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友谊深化的期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