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花山草杂前陈,谁解芬芳霰雪晨
出处:《次韵红蕉 其二》
宋 · 方岳
山花山草杂前陈,谁解芬芳霰雪晨。
红菡萏肥如欲焰,绿玲珑卷过于春。
化工有意怜丘壑,老我无诗泣鬼神。
待唤曲生相暖熟,雨晴禽哢是歌唇。
红菡萏肥如欲焰,绿玲珑卷过于春。
化工有意怜丘壑,老我无诗泣鬼神。
待唤曲生相暖熟,雨晴禽哢是歌唇。
注释
山花:野生的花朵。山草:山间的草本植物。
芬芳:香气。
霰雪:初春的雪花。
红菡萏:红色的荷花。
欲焰:快要燃烧的样子。
绿玲珑:碧绿且精致的植物。
过于春:超过春天的繁茂。
化工:大自然的力量。
怜:怜爱。
丘壑:山陵和沟壑。
老我:使我衰老。
泣鬼神:对着鬼神哭泣。
曲生:朋友或知己。
相暖熟:相互温暖。
雨晴:雨后放晴。
禽哢:鸟儿鸣叫。
歌唇:歌唱的嘴唇,比喻鸟鸣。
翻译
山上的野花和杂草随意生长,清晨的雪花与芬芳共存。红色的荷花饱满得仿佛要燃烧,绿色的植物生机盎然,比春天还要繁茂。
大自然有意地装扮山川沟壑,而我却无诗可吟,只能对着鬼神哭泣。
期待着唤来曲生一起品尝熟透的暖意,雨后晴空鸟儿鸣叫,就像美妙的歌声。
鉴赏
诗人在描绘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山花与野草交织在一起,芬芳如霜雪般覆盖。红色的菡萏蓬勃而肥厚,绿色的小草卷曲而过分地展现着春意。
化工二字,或许指代自然界的造物主,有意将这种生机赋予大地,而诗人自称老迈,无力以诗歌泣诉鬼神。待到夜深人静,曲终人散,余温尚存,雨过天晴时,鸟儿啁啾而鸣,是在歌唱嘴唇的余韵。
全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诗人个人情感的抒发,表现了诗人对于生命力的赞美与个人的无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