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室既生白,空谷亦传声
出处:《虚谷》
宋 · 张炜
虚室既生白,空谷亦传声。
山翁抱高标,借为虚谷名。
中有如带水,流出心源清。
我欲从之游,临风濯尘缨。
山翁抱高标,借为虚谷名。
中有如带水,流出心源清。
我欲从之游,临风濯尘缨。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虚室:寂静的室内。空谷:空旷山谷。
山翁:山中老翁。
高标:高尚节操。
虚谷名:虚谷这个名称。
如带水:如带状流水。
心源:内心深处。
游:游览。
濯:清洗。
尘缨:尘世的束缚。
翻译
寂静的室内产生了光明,空旷山谷也能传递声音。山中的老翁怀抱高尚的节操,借此命名为‘虚谷’。
其中仿佛有如带状流水,源自内心深处,清澈透明。
我渴望跟随他一同游览,迎着风清洗尘世的束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谷景象。开篇“虚室既生白,空谷亦传声”两句,用了对比手法,通过“白”的颜色形容虚室中的静谧,以及空谷中回响的声音,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宁静致远的氛围。
接着,“山翁抱高标,借为虚谷名”一句,描绘了一位隐居在深山之中的老翁,他或许是诗人理想中的自己,将“虚谷”这一自然景观与自己的精神世界相联系,表达了对高洁生活的向往。
第三句“我欲从之游”展现了诗人对这种美好场所的向往和渴望,想要亲身去体验那份宁静。最后一句“临风濯尘缨”,则描写了诗人在山谷中徜徉时的情景,“临风”意味着面对清新之风,而“濯尘缨”则象征着洗涤尘俗,净化心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宁静生活的追求,表现了诗人对于超然物外、返璞归真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