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且把毛锥琢,休道囊中未处之
出处:《因病省试不果书以志勉》
清 · 章甫
半世功名未遇时,文章得失寸心知。
不才敢恨输先著,多病偏教落后期。
驴背鸡声凭献策,葭苍露白但吟诗。
三年且把毛锥琢,休道囊中未处之。
不才敢恨输先著,多病偏教落后期。
驴背鸡声凭献策,葭苍露白但吟诗。
三年且把毛锥琢,休道囊中未处之。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章甫所作,名为《因病省试不果书以志勉》。诗中流露出作者对功名未遂的感慨与自我激励的情怀。
首联“半世功名未遇时,文章得失寸心知”,开篇即点明了诗人半生追求功名而未得的境遇,同时强调了他对文章价值的深刻理解与内心感受。这两句既表达了对过往努力的回顾,也暗示了对未来的期待。
颔联“不才敢恨输先著,多病偏教落后期”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他虽自谦“不才”,却也不甘于落后,面对疾病带来的拖延,内心充满了无奈与不甘。这两句通过对比和转折,展现了诗人既自嘲又坚韧的人生态度。
颈联“驴背鸡声凭献策,葭苍露白但吟诗”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尽管身体不适,诗人仍坚持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灵感,无论是骑驴行走在清晨的鸡鸣声中,还是在秋日的芦苇与霜露间吟诵诗句,都体现了他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与执着。
尾联“三年且把毛锥琢,休道囊中未处之”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三年的规划与决心。他决定继续磨砺自己的才华,即使目前还未能找到合适的机会展示,也不会轻易放弃。这句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毅力,也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坚韧不拔和对艺术追求的执着。它不仅是一首个人感怀之作,也蕴含着对后世读者的激励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