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出山何必佳,匹马红尘路全文

出山何必佳,匹马红尘路

出处:《寄经父兄
宋 · 孔武仲
我出乱山来,兄入乱山去。
出山何必佳,匹马红尘路
入山勿辞勤,崎岖与天邻。
天门西北去,石眼行车轮。
落尽江南柳,塞榆应知春。
去去何时归,天涯可寄衣。
霜高鸿雁还,无使信音稀。

注释

乱山:形容山势险峻、杂乱。
匹马:单独一人的马匹。
红尘路:指世俗的道路,比喻人世间的纷扰。
勤:勤劳,这里指不畏艰辛。
天门:可能指山中的门户或自然景观。
石眼:形容石头缝隙像眼睛一样。
天涯:极远的地方,比喻远方。
霜高:霜降时节,天气寒冷。
鸿雁:大雁,古代常用来传递书信。

翻译

我从纷乱的山中出来,兄长又走入那片乱山之中。
离开山中未必就是好事,独自骑马踏上了红尘之路。
进入山中不必推辞辛劳,山路崎岖却紧邻苍穹。
向着天门向西北方行进,车轮在石缝间滚动如眼。
江南的柳树已经凋零,边塞的榆树或许能感知春天的到来。
离去后何时才能回归?远方的天涯是否能寄去衣物。
霜寒时节大雁南归,别让信件往来变得稀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亲人分别时的情景,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然环境的细腻观察。首句“我出乱山来,兄入乱山去”直接指出了两兄弟各自的方向相反,一个离开,一个进入乱山,这里的“乱山”可能象征着复杂而艰难的旅途或人生。

接下来的“出山何必佳,匹马红尘路”则表现了诗人对于即将踏上的道路没有过多美好的期待,只是普通的尘土飞扬的道路。反观入山者,诗中写道“入山勿辞勤,崎岖与天邻”,这里勉励进入乱山的人不要抱怨艰辛,因为崎岖的路途最终会接近天边,隐含着对未来某种希望或理想的追求。

随后的“天门西北去,石眼行车轮”描绘了一个宏伟壮观的画面,天门可能象征着一道山峦或者是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入口,而石眼行车轮则给人一种时间在岩石中流转的感觉,显示出大自然的力量与永恒。

“落尽江南柳,塞榆应知春”这一句则从宏观转向微观,通过对江南柳树和塞上榆树的描写,传达了春天即将到来的消息。在这里,柳树和榆树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时间流逝和季节更替的见证。

尾句“去去何时归,天涯可寄衣。霜高鸿雁还,无使信音稀”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深,以及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和无奈。这里的“寄衣”可能象征着传递信息或情感,而“霜高鸿雁还”则是对天边飞行的大雁的描写,通过大雁来传达信息的愿望强烈地表露了诗人内心的渴望和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