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夫寻扁鹊,片语容自绐
出处:《寄赠唐宜之兼呈知非道人》
明 · 魏学洢
茫茫廿年馀,一往图自快。
今来始回首,逢人尽堪拜。
拜罢还致辞,不知双泪滋。
谁能药石我,没齿长相思。
病夫寻扁鹊,片语容自绐。
愿子垂谛听,一一陈其私。
我病胆力薄,我病眼力卑。
我病骨力脆,我病愿力雌。
愿力苟不深,扁鹊无可为。
明知还故纵,悠忽不自持。
惰窳苟如此,堕落安足疑。
感子惠我言,忽惊千钧锤。
临风还再拜,千里如见之。
今来始回首,逢人尽堪拜。
拜罢还致辞,不知双泪滋。
谁能药石我,没齿长相思。
病夫寻扁鹊,片语容自绐。
愿子垂谛听,一一陈其私。
我病胆力薄,我病眼力卑。
我病骨力脆,我病愿力雌。
愿力苟不深,扁鹊无可为。
明知还故纵,悠忽不自持。
惰窳苟如此,堕落安足疑。
感子惠我言,忽惊千钧锤。
临风还再拜,千里如见之。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魏学洢所作的《寄赠唐宜之兼呈知非道人》。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感激之情以及自我反省的深刻思考。
首句“茫茫廿年馀,一往图自快”描绘了诗人回顾过往二十年的时光,曾经追求个人的快乐与满足。接着,“今来始回首,逢人尽堪拜”则表明诗人如今回望过去,对过往的人和事充满了感激与敬意,仿佛遇见的人都值得他拜谢。
“拜罢还致辞,不知双泪滋”描述了诗人表达感激之情时,泪水不由自主地流下,情感真挚而深沉。接下来,“谁能药石我,没齿长相思”表达了诗人希望有人能像良药一样治愈他的心灵,即使在生命的尽头也对友人充满思念。
“病夫寻扁鹊,片语容自绐”借用扁鹊的故事,比喻自己如同病入膏肓的病人,即使得到友人的只言片语,也足以让他感到宽慰。诗人诚恳地请求友人倾听自己的私心,愿意分享自己的内心世界。
“我病胆力薄,我病眼力卑。我病骨力脆,我病愿力雌。”诗人通过自省,认识到自己的胆量、视力、体力和意志力都有所欠缺,这使得他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显得力不从心。
“愿力苟不深,扁鹊无可为。”强调了意志力的重要性,认为如果意志力不够坚定,即使有再好的医生也无法治愈内心的病痛。
“明知还故纵,悠忽不自持。”诗人意识到自己有时会放纵自我,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
“惰窳苟如此,堕落安足疑。”表达了对懒散和懈怠的反思,担心这种状态可能导致自己陷入困境。
“感子惠我言,忽惊千钧锤。”诗人被友人的言语深深触动,感觉如同受到重击,认识到自己需要改变。
最后,“临风还再拜,千里如见之。”诗人站在风中再次拜谢友人,即使相隔千里,这份感激之情依然深切。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去的反思,也有对未来的期许,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深刻的自我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