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不作世间梦,但见玉友如儿时
出处:《三月三夜得梅花数枝灯下作》
宋 · 周紫芝
故人远客天一涯,寄我万里风前枝。
方壶含澌不受污,可着玉树瑶林姿。
孤芳妙质不可说,天香肯复须人知。
老人不作世间梦,但见玉友如儿时。
急张青灯当明月,要看疏影横屏帏。
花寒不睡斗欲落,笑语似与人追随。
持杯未怪此宵乐,论情忍负平生期。
回头却忆青山道,处处相逢花不老。
短篱飞雪山更寒,古木啼乌月催晓。
清魂屡往途路遥,故人久别相知少。
只今如此邂逅何,莫厌诗成苦相恼。
方壶含澌不受污,可着玉树瑶林姿。
孤芳妙质不可说,天香肯复须人知。
老人不作世间梦,但见玉友如儿时。
急张青灯当明月,要看疏影横屏帏。
花寒不睡斗欲落,笑语似与人追随。
持杯未怪此宵乐,论情忍负平生期。
回头却忆青山道,处处相逢花不老。
短篱飞雪山更寒,古木啼乌月催晓。
清魂屡往途路遥,故人久别相知少。
只今如此邂逅何,莫厌诗成苦相恼。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深夜在灯下观赏梅花的情景,充满了对友情和自然美的深情赞美。
首句“故人远客天一涯”,诗人以“故人”比喻远方的朋友,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切思念。接着“寄我万里风前枝”,通过描述朋友寄来的梅花枝条,进一步强化了这份跨越千里的友情。
“方壶含澌不受污,可着玉树瑶林姿”两句,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将梅花比作纯洁无瑕的方壶之水,不染尘埃,同时又形容其姿态如同玉树瑶林,极尽高洁之美。
“孤芳妙质不可说,天香肯复须人知”则表达了对梅花独特魅力的赞叹,即使无人欣赏,其自然散发的香气也足以证明其非凡之处。
“老人不作世间梦,但见玉友如儿时”一句,诗人以自己年长的身份自喻,表达了对梅花如同儿时好友般的深厚情感。
接下来的几句“急张青灯当明月,要看疏影横屏帏。花寒不睡斗欲落,笑语似与人追随”,描绘了诗人深夜赏梅的情景,通过“青灯”、“明月”、“疏影”等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诗意的氛围。诗人不仅欣赏梅花的美丽,还感受到其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以及与人的亲密互动。
“持杯未怪此宵乐,论情忍负平生期”表达了诗人对这次赏梅经历的珍惜,以及对友谊的珍视。他愿意为这样的时刻举杯庆祝,不会因为时光流逝而遗憾。
最后,“回头却忆青山道,处处相逢花不老。短篱飞雪山更寒,古木啼乌月催晓”,诗人回忆起与朋友共同走过的青山小径,无论何时都能遇到不老的花朵。即使环境寒冷,古木上的乌鸦啼叫,月亮催促着黎明的到来,也无法打破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友情、自然美以及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和珍视。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展现了宋代文人对生活细节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