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山经楚甸,踏雪上吴船
出处:《寄阮谦仲》
元末明初 · 梁寅
阮君江海士,不减嗣宗贤。
酒共名流饮,诗从野客传。
寻山经楚甸,踏雪上吴船。
急景心常惜,冥搜思独玄。
图成辋川上,花忆浣溪边。
窗户山擎月,楼台树接天。
珍藏太史录,剩集小山篇。
何日参佳论,临流思渺然。
酒共名流饮,诗从野客传。
寻山经楚甸,踏雪上吴船。
急景心常惜,冥搜思独玄。
图成辋川上,花忆浣溪边。
窗户山擎月,楼台树接天。
珍藏太史录,剩集小山篇。
何日参佳论,临流思渺然。
鉴赏
此诗《寄阮谦仲》由元末明初诗人梁寅所作,通过描绘阮谦仲的形象与生活,展现了其高洁脱俗的风骨与深邃的内心世界。
首联“阮君江海士,不减嗣宗贤”,以阮籍自比,赞其如江海般广阔,才情不亚于嵇康,奠定全诗对阮谦仲才华与品格的高度评价。
颔联“酒共名流饮,诗从野客传”,描述阮谦仲与文人雅士共饮美酒,其诗作则流传于民间,展现其作品的广泛影响力和深厚底蕴。
颈联“寻山经楚甸,踏雪上吴船”,通过“寻山”、“踏雪”等细节,刻画出阮谦仲追求自然、探索未知的精神风貌,以及他不畏艰难、勇于冒险的个性。
尾联“图成辋川上,花忆浣溪边”,以“图”喻指阮谦仲的画作或思想成就,“辋川”与“浣溪”均为古代文人隐居之地,此处借以表达他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眷恋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中间部分“窗户山擎月,楼台树接天”,描绘了阮谦仲居住环境的壮丽与和谐,山月映窗、楼台与树木相连的景象,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寓意着阮谦仲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和谐。
最后,“珍藏太史录,剩集小山篇”,表达了对阮谦仲作品的珍视与推崇,同时也暗示其作品如同历史记载一般,值得后人传承与研究。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阮谦仲形象的塑造与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气质与高尚的人格魅力,表达了诗人对其深深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