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池一片孤飞雪,风急身轻飞不歇
谁将翠袖遮得归,十斛明珠换与谁。
金龟贵客迎将去,玉作辎軿载尘雾。
人间不解桃李心,独与琵琶自相语。
主人白头情不亲,朱楼夜锁梨花春。
愿同花落寄流水,飘出朱门随路尘。
长恐此生空已矣,从此失身轻薄子。
人生但乐两知心,谁是琼瑶孰泥滓。
莺惊中弹花辞树,蝶散蜂惊春日暮。
风光不断流水长,不知片雪今何处。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瑶池:神话中的仙境。孤飞:独自飞翔。
翠袖:绿色的衣袖。
十斛:极言数量多。
明珠:珍贵的珍珠。
金龟贵客:地位显赫的宾客。
玉作辎軿:用玉装饰的车辆。
桃李心:比喻深情或忠诚。
琵琶:古代弦乐器。
白头:指年老。
朱楼:红色的高楼。
花落:花瓣飘落。
流水:流水象征时光流逝。
轻薄子:轻浮之人。
琼瑶:美玉,比喻纯洁的人。
莺惊:黄莺受惊。
花辞树:花朵从树上落下。
风光不断:景色不断。
片雪:一片雪花。
翻译
瑶池之上独自飘落雪花,疾风吹过,身影轻盈,飞翔不止。谁能用翠绿的衣袖遮住这归途?即使价值连城的十斛明珠,又有谁会交换?
尊贵的客人乘坐金龟车迎接她,华美的玉车却载着她消失在尘世的烟雾中。
世人不懂桃李的深情,只有琵琶能与她倾诉心声。
主人年迈,情感疏离,夜晚的朱楼锁住春天的梨花。
希望如落花般随流水飘荡,离开豪门,融入路边的尘埃。
长久担忧此生虚度,从此落入轻浮之人的手中。
人生只求知己相知,谁是真正的琼瑶,谁又只是尘土?
黄莺因惊吓而离开花朵,蝴蝶散开,蜜蜂也因春日将尽而惊慌。
美景与流水相连,却不知那片雪花如今飘向何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孤独的飞雪,以及诗人对世事的感慨和个人的情感世界。"瑶池一片孤飞雪,风急身轻飞不歇",诗人以瑶池为背景,写出雪花在急风中轻盈飞舞,不停歇息,这既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映射出诗人的心境——孤独而又无法停留。
接下来,"谁将翠袖遮得归,十斛明珠换与谁"表达了诗人对归宿的渴望和对珍贵情感的寻求。这里的“翠袖”象征着温柔的情感,而“十斛明珠”则是无比宝贵之物,诗人在询问谁能用这份珍贵来换取一份真挚的情谊。
"金龟贵客迎将去,玉作辎軿载尘雾",诗中出现了豪华的车马和贵宾的接待,这些都是对当时社会生活的一种描写。然而紧接着的"人间不解桃李心,独与琵琶自相语"却转向了内心世界,表明诗人感到世人难以理解自己的真挚情感,只能与琵琶(象征艺术)进行交流。
下文“主人白头情不亲,朱楼夜锁梨花春”中,主人年华已高,对往日的情谊已经淡漠,而诗人则在夜深人静时独自锁于朱楼之中,感受着梨花的春意,这里流露出的是对过往美好的留恋和现实无情的哀伤。
"愿同花落寄流水,飘出朱门随路尘"表达了诗人希望像落花一样随流水漂泊,不再被束缚于某个地方。这是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心境写照。
接下来的“长恐此生空已矣,从此失身轻薄子”则是对生命易逝和自己轻浮不稳定的担忧,诗人感到生命如同薄冰,不久将要消逝,从此以后再也无法挽回过往。
最后,“人生但乐两知心,谁是琼瑶孰泥滓。莺惊中弹花辞树,蝶散蜂惊春日暮”中,诗人提出了“两知心”的概念,即在茫茫人海中找到那份真正的理解和共鸣。而"莺惊中弹花辞树,蝶散蜂惊春日暮"则描绘出春天即将结束,花瓣纷飞,蝴蝶蜂类四处飞舞的情景,这是对生命流逝和美好时光易逝的无声哀叹。
全诗末尾,“风光不断流水长,不知片雪今何处”则是对自然景象的再次描绘,同时也是对那孤独飞雪最终去向的探问。这里不仅仅是景物的描写,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映射——对于自己生命和情感归宿的迷茫和追寻。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深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世间冷暖、情谊真伪以及生命流逝的深切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