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里巴巴缘十地,眼中盼盼是诸天
出处:《再用出郊韵似延庆老三首 其三》
宋 · 吴潜
普殊难叶一钩连,勘到释迦文佛前。
口里巴巴缘十地,眼中盼盼是诸天。
泥涂烂处藏头鳖,高树梢头脱壳蝉。
各自身躯各自性,谁知各自本同然。
口里巴巴缘十地,眼中盼盼是诸天。
泥涂烂处藏头鳖,高树梢头脱壳蝉。
各自身躯各自性,谁知各自本同然。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潜的作品,属于佛教题材。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佛教中"诸法本无我"的禅理。
"普殊难叶一钩连,勘到释迦文佛前。" 这两句诗开篇即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佛教圣地图景,其中“普殊”指的是普贤菩萨,以其智慧和慈悲著称;“难叶”则是指难得的境界或果位,意指深邃而不易到达之处。"勘到释迦文佛前"则直接将读者带入了佛陀的面前,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
"口里巴巴缘十地,眼中盼盼是诸天。" 这两句诗展现了对佛教修行境界的描绘。"口里巴巴"可能指的是持咒或者佛号,而“缘十地”则是指菩萨修行中的十个境界,意指不断向更高的精神境界攀升。"眼中盼盼是诸天"表达了诗人通过内心的观照,能够看到或领悟到佛教中的净土或天界。
"泥涂烂处藏头鳖,高树梢头脱壳蝉。" 这两句描绘了自然界中小生命的生存状态。“泥涂烂处藏头鳖”可能指的是乌龟在泥土中隐藏其身,而“高树梢头脱壳蝉”则形象地展示了蝉在高树之巅脱壳成蝶的景象。
"各自身躯各自性,谁知各自本同然。" 这两句诗是对前文自然景象和佛教境界的总结,表达了一种禅理,即万物虽各有其形与性,但在终极意义上,本质上都是平等且相同的。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佛教修行境界以及对生命本质的思考,展示了作者深厚的佛学造诣和对生命哲理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