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如老桐树,拱把至于今
出处:《和张文学投赠》
宋 · 刘克庄
身如老桐树,拱把至于今。
阅世已焦尾,无人知苦心。
免随薪爨尽,误被斧斤寻。
曾侍薰风殿,先皇独赏音。
阅世已焦尾,无人知苦心。
免随薪爨尽,误被斧斤寻。
曾侍薰风殿,先皇独赏音。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身:比喻。老桐树:比喻长寿或经历丰富。
拱把:形容树干粗大。
至于今:到现在。
焦尾:古琴断弦之意,象征历经磨难。
苦心:内心的痛苦和隐忍。
薪爨:柴火,引申为生活所需。
斧斤:砍伐树木的工具,象征遭遇不幸。
薰风殿:古代宫殿名,代指宫廷。
先皇:过去的君主。
独赏音:只欣赏(树)的声音,比喻独特才能。
翻译
我就像一棵老梧桐树,枝干粗壮至今。经历了世事沧桑,如同琴弦烧焦,却无人能理解我的苦楚。
我不愿被当作柴火燃尽,也不想遭受砍伐的命运。
曾经在熏风殿中侍奉,只有先皇能欣赏我的声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者对于自己一生遭遇的感慨。开篇"身如老桐树,拱把至于今",以古老的桐树自喻,形象地表达了自己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已经步入暮年。"阅世已焦尾,无人知苦心"则透露出诗人对于世事的观察和内心的孤独感受,没有人能够真正理解他内心的苦恼。
接着"免随薪爨尽,误被斧斤寻"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一生努力不被认可的无奈,尽管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亡,但自己的才华却因为误解和打击而未能展现。最后两句"曾侍薰风殿,先皇独赏音"则回忆起诗人曾经在皇宫中侍奉,受到前朝帝王的独特赏识。这不仅是对过去荣耀的一种追怀,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现实与历史之间差距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老桐树的比喻和个人经历的叙述,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复杂的心境,是一篇充满哲理和情怀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