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谩说子仪惊贼胆,已闻□□在戎行全文

谩说子仪惊贼胆,已闻□□在戎行

元末明初 · 杨维桢
儿童十日报日斗,前后妖蟆生燧光。
瓠子势方吞鲊瓮,蕲州血已到钱唐。
火鳅东掣千寻锁,铁马西驰半段枪。
紫微老人迷醉眼,綵红犹挂米盐商。
麋鹿台前春似海,鸳鸯湖上水如汤。
凶人不有三危窜,义士能无六郡良。
谩说子仪惊贼胆,已闻□□在戎行
东门猛虎穷投井,尚倚九城松桧长。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杨维桢所作的《书钱唐七月廿三日事》,通过对儿童斗蟋蟀、蛙鸣、自然现象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事件的暗示,展现了钱塘地区在特定日期发生的紧张局势。诗人运用比喻,如“瓠子势方吞鲊瓮”形容形势紧迫,“火鳅东掣千寻锁”象征着激烈的战斗,“紫微老人迷醉眼”暗指局势混乱,而“彩红犹挂米盐商”则反映了战乱中民生凋敝。

诗中提到的“六郡良”、“子仪惊贼胆”和“□□在戎行”,可能是在影射历史上的人物或事件,但具体含义因缺失部分字词而难以确知。然而,诗人通过“东门猛虎穷投井”和“尚倚九城松桧长”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以及对困境中坚守正义者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和隐晦的典故,反映了元末明初动荡时期的钱唐地区的社会现实和人们的情感世界。